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情况调研报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在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退出后,旨在为解决占全国近2/3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并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是惠及几亿农民的民心工程。为了了解xx市农村合作医疗落实情况,国家统计局马鞍山调查队近日组织开展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xx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情况1、启动早,参保率高。马鞍山推行城乡一体化后,已将市郊乡镇农民全部纳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范围,表明市郊农民已不需要参加“新农合”了。下辖xx县是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二批试点县市,自2004年12月初开始率先实施这项制度,2005年实施的第一年参合率达到83.77%,以后每年较大幅度递增,2008年参合率已达到98.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处于全省前列。2009年xx县目标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年应筹集资金5372.18万元,参合人数为537218人,参合率达99.6%,乡村覆盖率100%;坚持以户为单位参合,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方便参合农民报销补偿。截至目前xx县已经完成了2009年筹资工作,已到位资金达4762.01万元。2、体民情,农民欢迎。xx县新农合制度落实管理部门严格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新农合报销政策,对新农合参保人员进行医疗补贴,住院保底补偿比例为40%,凡实际补偿比低于40%的一律按40%进行补偿(意外伤害除外),住院补偿比例(名义补偿比)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70%,县级定点医疗机构60%,市级协议医院55%,县外医疗机构50%。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按20%、一体化村卫生室就诊按30%的比例补偿,参合农民实行门诊补偿15元/日/每人封顶,全年不限制就诊次数。住院和慢性病门诊补偿实际所得封顶为5万元。截至7月底,当涂新农合累计支付补偿第1页共4页金4001.87万元,基金支付进度为74.5%,累计补偿293545人次,受益率为54.6%。太白镇农民谷章成2008年因胃出血,先后在本县和芜湖治疗,共花费医疗费11500余元,报销了6000余元;黄池镇农民胡心珠今年上半年因患脑梗塞,医疗费达10.6万余元,按规定报销了5万元。新农合制度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的问题,受到农民普遍欢迎。3、惠于民,不断完善。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制度落实进度,当涂相关部门开展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印制了ic就诊卡替代原纸质就诊证,在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的基础上,逐步向市级医院延伸,开展了6家市级定点医院即时结报工作,实现了农民刷卡就医和补偿,大大方便了农民,并且完成了县级信息系统与省级平台的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定期分析新农合运行情况,先后对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各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了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督查,进一步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补偿行为。三是扎实开展门诊统筹工作,目前累计有39家村卫生室开展门诊垫付补偿,近期有数十家一体化村卫生室已建成,正积极申报门诊统筹定点资格,开展门诊统筹工作。四是制定了全县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执行方案,积极准备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五是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和专家开展新农合调研工作,根据调研活动安排,深入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及农户进行座谈和访谈,全面了解新农合制度建设、实施及效果情况,为xx县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依据。二、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农民缴费和政府的投入少导致保障水平低。目前农民每人每年缴费20元,同时县财政补贴10元,省财政补贴30元,第2页共4页中央财政补贴40元,与城镇居民相比无论是个人缴存还是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