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支及管理制度制度收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的收入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保障单位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的收入管理行为。第三条本制度用于保障单位收入准确、及时计量和核算。第四条收入是指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第五条收入核算是指对收入取得的过程及其去向进行正确、系统、完整、及时地记录、反映和监督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第二章收入的分类第六条单位收入分为。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第七条财政拨款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第八条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九条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第十条其他收入是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第三章收入的确认和核算第十一条财政拨款收入的确认和核算(一)财政直接支付收入确认单位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资产管理岗位职责1/12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二)财政授权支付收入确认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第1页共6页(三)财政实拨资金收入确认将资金直接拨入事业单位的开户银行事业单位在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时确认补助收入。以实际收到货币资金确认收入。(四)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设置“财政拨款收入”总账科目,设“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在基本支出科目下设“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个明细科目。财政补助收入年终余额转入“事业结余”,设“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明细帐。第十二条事业收入的确认和核算(一)事业收入的确认核算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单位取得的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应根据上缴方式的不同,直接缴入财政专户或由单位集中后上缴财政专户。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用款计划和资金拨付方式,事业单位收到将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二)事业收入的核算单位应设置“事业收入”总账科目核算事业收入业务。设置“事业收入”科目按收入的种类或来源设明细科目,在收到款项或取得收入时确认事业收入,年终余额按规定将“事业收入”科目余额转到“事业结余”科目。第十三条上级补助收入的确认和核算(一)上级补助收入的确认核算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属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和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补助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若是指定专项用途并需单独报账,不能作为上级补助收资产管理岗位职责2/12入。(二)上级补助收入的核算设置“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收到上级补助收入时,登记实际收到的上级补助收入数,年终结账时,将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账户,结转后,科目无余额。第2页共6页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一、规范地履行职责,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固定资产,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参加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培训和学习,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独立完成资产管理系统操作、充分利用系统数据为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服务。负责新购固定资产登记工作,对验收合格的设备在3个工作日内在系统中增加和提交信息,并到归口部门办理签字手续。四、本单位人员调出时,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在3个工作日内在系统中进行变动或输出变动报告负责本单位待报废设备的起草报告。每月一次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必须做到固定资产帐、卡、物相符。保留每年完整的固定资产设备明细帐目和卡片,建立本单位专用设备档案,配合本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管、使用、借用等管理制度,管好用好资产设备,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二、三、五、六、七、八、资产管理员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