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德育方法比较探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和特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的德育在进行内容和观念变更的同时,必须进行方法和途径的创新。对中西方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比较研究后,提出建议:从单向灌输型转向双向交流型;学校德育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提高道德能力;进行轻松活泼、自由灵活的开放式教育。关键词:德育;途径;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7-0395-0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使德育教育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德育的发展状况,对于国内外的德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渠道,注重知识体系建构,强调课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给人以机械灌输、空洞说教的印象,途径单一、方法陈旧是造成德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德育课程变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应试工具,应有的教育价值渐渐丧失。虽然近年来,高校德育在实践中开始不断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改革,但大体上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路径仍是以“灌输法”为主导模式,运用课堂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一)课堂教学高校的两课设置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内容上,各高校实行统一的德育大纲,具有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并将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积极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再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结合,不断推进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中。(二)课外德育为了弥补课堂德育教育时间和方法的不足,我国高校还注重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教育的延伸性,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高校的课外德育通常运用正面的、直接的方法,经过周密计划、组织和安排,有步骤、有效果地安排活动。其采用的实施途径主要有。1.注重高校辅导员工作育人职责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广大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2.重视共青团、学生社团工作共青团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大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任务。3、重视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并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國外的德育方法及途径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物质基础不同,开展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相同,但普遍在德育的培养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德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严格务实的管理渠道来展开。许多国家都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都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名目各异的与德育有关的课程。美国在正式课程中,人文和社会科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开设的德育类课程主要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英国的德育教材将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思考、谈论、评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