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项目教学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重庆文理学院,中国重庆402160)【摘要】本文基于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科发展现状,论述了当前本科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提出的“项目教学法”这种以学生有效参与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并阐述了其优势所在和在本专业的适用性,阐明了“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预期目标。旨在创新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快速并且稳步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实践方法,为我校申硕工作增加助力。【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项目教学法;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X-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457(2020)13-0075-002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3.0340引言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的良好发展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目前,我校处于申硕的关键时期,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可为我校申硕工作增加助力。同时,在我校快速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我校成为“人民满意的好大学”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结合我校目前开展的教学质量建设时期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存在的典型问题,创新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快速并且稳步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实践方法,是一条必经之路。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在教务系统的管理与服务方面不断完善。除此之外,更应该结合每一个学科专业的特点,设计、创新出一些灵活的、能够促进教师整体水平提高的实践方法与途径。1专业现状分析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国家层面上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环境科学已经日趋凸显出了它的技术优越性和科研尖端性。而环境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科,因此,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就要本着目的明确、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的原则,来实施教学工作。同时,在科研工作中,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出发点,要以教学联系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思维来努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在科学研究中。要最大限度地将科学研究领域中最先进、最及时、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过程,并与相关学科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以外的科研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工作的状态,让学生及时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这样,既可以消化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的竞争力!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综合性很强,与其他学科交叉程度深入。因此,如何提高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科研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成为了广大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最紧迫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如何做到通过科研工作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重庆文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办学已经有十七年的历史,在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环境科学专业层次达到了“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位居重庆市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前三甲,属于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数目较多,而且环境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较强,实验室设置全面、分类合理,学生数目众多,“项目教学法”实施后,预计每年因科研成果和实验技能锻炼,在考研和就业面试中受益学生人数较多。2項目教学法的应用2.1应用背景目前,重庆文理学院环境学科的教师每年获批的国家级项目在2项左右,获批的重庆市、部级项目在4项以上,各类横向课题经费超过100万。以四年作为一个学习周期的大学教育环节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中,环境科学学科积累的国家级项目与省部级项目就可能多达20项之多,科研经费预计超过600万以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