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4页刑诉流程图刑事诉讼法全局架构涉嫌犯罪行为自首、报案、举报、控告不予立案自诉立案侦查聘请诉讼代理人聘请律师辩护审查起诉起诉聘请辩护人辩护驳回和解撤回自诉提起公诉不起诉被害人起诉被害人申诉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复核被不起诉人申诉第一审上诉检察院抗诉程序终结第二审依法改判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死刑复核程序核准程序程序终结申诉检察院抗诉判决、裁定法定刑以下核准的程序核准程序程序倒流第2页共34页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三章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第四章管辖第五章回避第六章辩护、代理第七章刑诉证据第八章强制措施第九章附带民事第十章期间、送达第十一章立案第十二章侦查第十三章起诉第十四章刑事审判概述第十五章一审第十六章二审审判第十七章死刑复核第十八章审判监督第十九章执行第二十章执行的变更第二十一章单位犯罪追诉第二十二章涉外刑诉、司法协助第二十三章刑事赔偿第二十四章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第二十五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二十六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二十七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一、刑诉与刑诉法(一)刑诉:公检法等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1❀、【特征】(1)是专门机关行使和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活动(2)是专门机关的活动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活动的有机结合(3)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4)是国家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带有强烈约束性的特殊活动:刑诉所调整的是社会根本利益中受到刑法保护、为犯罪行为所侵害、无法通过其他手段加以调整的那部分社会关系。2、【表现形式】(1)狭义:仅指审判期间的诉讼活动(2)广义:始于立案侦查、终于裁判执行第3页共34页我国刑诉——侦查、公诉/自诉、审判、执行活动的总称。(二)刑诉法: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规定用什么方法及如何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国家基本法律之一。狭义:仅指一部统一的、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广义: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如《高法解释》、《高检规则》等1、【渊源】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多样性()1、宪法2、刑诉法典:主要、核心(1)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整个刑诉活动的原则、程序、方法,其他规定只是其补充(2)其他规定与刑诉法相抵触的无效(3)地方性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不具有适用全国的普遍效力3、有关法律规定:《律师法》,《刑法》,《检察官法》等4、全人常制定的条例、决定、补充规定5、有关立法、司法解释:六机关《规定》、《最高法解释》、《高检规则》等6、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7、国际公约、条约2、【效力】[1]空间:我国领域内(领陆、领水、领空)船舶、飞机、使领馆为领土之延伸[2]时间:(1)生效:公布施行、公布一定时间后[♪为法律施行做好充分宣传和执法准备,以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2)失效:明确宣布、自然失效(3)溯及力:有[♪程序问题,而非刑责轻重的实体问题][3]对人:对依刑法规定构成犯罪且需追刑责的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一律适用例外: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交途径二、研究对象三、目的、任务、价值(一)【目的】①保障刑法正确实施的工具作用;②体现程序正义的独立作用①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②惩罚犯罪,保护人民③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二)【任务】1、保证准确、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准确与及时辩证统一,不可偏废。准确是目的、前提,是对案件质的要求;及时是手段,是对案件时间量的要求。正确:有罪必罚、无罪不罚、罚当其罪2、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4、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本任务【目的与任务】密切联系。前者从宏观着眼,后者则规定了具体应完成的任务第4页共34页★(三)【刑诉法的价值】1、工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