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两大功能的实现条件[摘要]德育具有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两大功能,其实现条件为:社会性功能与个人性功能的协调、兼顾与融通,以主导价值取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构,发挥主体性,在社会化中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定位并寻找两者的结合点,营造良好的整体德育环境,增强德育的前瞻性。[关键词]德育;功能;实现[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20)08-0027-02德育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实现个体价值的个人性功能。表现为德育过程中注意加强个人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促进个体人格完善。二是实现社会价值的社会性功能。表现为德育过程中以社会的需要为价值取向,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规定德育目标与内容,为社会的整体关系的协调而服务。那么,德育的两大功能的实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一、社会性功能与个人性功能的协调、兼顾与融通德育的价值取向其极端形式是个人价值本位与社会价值本位的对立。个人价值本位主义强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往往忽视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导致个体责任感下降,容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社会价值本位主义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重整体轻个体,只承认和尊重社会的价值主体地位,轻视个体的价值主体地位,从而抑制了教育者与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发挥和个性的塑造。我们认为,德育所具有的个人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两者相对独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服从并反映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规律。德育在社会与个体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极端化选择。德育两大功能的实现,需要社会性功能与个人性功能的协调、兼顾与融通。第一,个人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可以实现有机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在社会主义条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下,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总体上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一方面,个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有赖于个体发展,个体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条件,个体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促进个体的发展。那么,德育的个人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统一在什么基础之上呢?只能统一在对人的培养上,因为德育的两大功能和价值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第二,德育两大功能是互补和相互转换的。在德育功能选择中,既要看到德育两大功能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更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补,以一种功能的长处,弥补和消除另一种功能的短处,并促使这种具有强烈互补性的功能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转化。要努力创造条件,通过促进社会性功能的实现来促进个人性功能的实现,通过促进个人性功能的实现来促进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在这种相互促进和转化过程中,最终形成德育两大功能之间的平衡与融通。第三,德育功能的选择依据一定的历史条件有所调整和有所侧重。德育两大功能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这种统一性在根本上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德育两大功能虽然都不能忽视,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处于均等状态。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也不相同,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个体对德育的需求也不相同,反映在德育功能的选择上,就有不同的侧重点,就会进行适时地调整,这种侧重和调整,反映的是社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反映的是人的发展和人的主动性,反映的是德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只有在这种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德育功能选择中的协调发展才能得到根本保证。二、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营造良好的整体德育环境第一,德育环境制约并影响着德育功能的实现。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虽然不属于德育的内部因素,但它影响着德育的全过程和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德育环境可分为社会德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