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三类校园文化点燃智慧教育火花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它以其独特的内容与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精神气质、行为方式产生熏陶、浸润、导向和激励作用,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真正给学生以启示、点拨、影响和思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校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教育资源,激扬生命活力,拓宽学校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一、统领全局的“幸福文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曾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面对宏伟的八大单体建筑、一流的四大场馆、标准的数字化校园这样一个教育手段现代化,办学条件全国一流的实验学校,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幸福”。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幸福”呢?首先,幸福地过一生是每个人的渴求,缺失幸福的教师很难培育出幸福的学生,把教师引上幸福之路是校长的第一责任。其次,认识到幸福的核心在于服务。领导要为教师服务,为教师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学习、进修、培训、科研、提高的场所与机会,创设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创造让教师展示才艺、陶冶情操的校园生活;我提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努力创造温馨快乐的课堂,提供主动探究的时空,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造学习才艺、发展特长的丰富校园生活;我倡导后勤为一线服务,服务学校发展,服务队伍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校园生活。再次,积极引导教师提高境界、修炼素质,用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心态、高尚的人格、丰富的学识、良好的修养实现自我价值,走上幸福之路。我校创设多元化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让教师享受校园幸福,我们组建了教职工音乐、体育、美术三大社团,健身、棋社、乒乓球、羽毛球四个俱乐部,开办书法、绘画、剪纸、葫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芦丝等10余个学习班,组织跳绳、冬季长跑、球类运动等多项竞赛活动,让教师善歌者歌、善舞者舞、善画者画、善演者演,充分展示个性特长;开展“三八节赠鲜花”“庆生日送蛋糕”“迎新年撰楹联”“庆元旦联欢会”,开设“教师书吧”,组织诵读比赛等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此外,我校还采取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钱志亮、杨子、魏超群、景敏等10余位教授到校做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到省内外知名学校参观学习,与省训研员“一对一”结对子等形式,并通过校中心组学习、青年党校讲座、教育教学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为了让“幸福文化”在全校教师心中扎根,我倡导以“幸福”为题撰文,编辑出120余篇、15万字的《幸福文集》,由教师用炽热的笔触抒发对学校大家庭的情感。教师郑永丰在文中说:“有一种感动叫幸福。在营口实验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幸福,是在教师书吧喝着一杯浓浓的咖啡,享受精美文字对心灵的慰藉;幸福,是在舞蹈室翩翩起舞,体会一次次舞动后的酣畅淋漓;幸福,是在书法室挥毫泼墨,回味一缕缕墨香,沁人心脾……”2020年,应《中国教育报》之邀,我在《治校之道,贵在陶冶》中写道:“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当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用心去享受教育,把教育工作做到极致时,你就会发现,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无穷的活力和自信,你就会因为享受教育而幸福!”“幸福文化”在调整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态、构建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推进学校全面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二、凸显特色的“课程文化”一所成功的学校,必有自己的个性。自进校伊始,我以“利用学校资源,实施特色教育;聘请专家名人,提升特色质量;搭建三类平台,展示特色成果”为着力点,实施“2199”特色工程,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彰显特色的“课程文化”。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战场。丰富多样的“课程文化”为学生挖掘潜能、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科技馆开设了机器人、通用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