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反哺课堂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促进《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经过近年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科研成果进课程的教学模式,当然所选固体废物处理案例要结合老师的科研成果,并与学生课程的知识点密切相关。通过教师把科研成果引进课堂教学,深化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热情,开阔视野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固体废物科研成果课程教学我国的大学一般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几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为中心、以研究为动力的大学。《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资源化技术和最终处置技术方法,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加上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更新较快,而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生产实际和科研实际。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保证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又要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作为基础来支撑和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增强社会适应性。而科研成果进课堂教学,能够达到课堂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有效结合,科研成果进课堂的实践,可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及教学与科研相长。一、科研成果进课程,极大的丰富了课程内容《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和运用。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同时,设置一些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科研案例,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知识点,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减少课单纯讲授带来的打瞌睡、分心的现象。此外,从教学目标和任务来看,该课程强调实践性,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将课程内容与科研实际案例相结合,把现成的科研成果个案资料运用到教学过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应用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二、科研成果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一)科研成果案例教学的原则1.针对性结合课程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及知识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成果案例。2.真实性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或者院系其他老师的科研成果,讲述真实的固废环境状况以及引发的问题,现实中这类环境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实践过程遇到的难题。3.新颖性现在提倡“互联网+”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同行环境专家的项目报告,项目进展,查实后,讲解给学生,以便了解到及时、新颖的环境问题信息。4.特殊性科研成果案例通过筛选,选择一些具有价值的成果,如结合生活垃圾转运线路的优化,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堆肥、焚烧、热解处理方法等,以便掌握有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法。5.综合性科研成果的选择不能太脱离实际,要结合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积极的讨论。(二)科研成果教学的选择与实施过程1.案例选择针对《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教学相关内容,选择一些案例,一方面,依据项目研究成果积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研成果及科学研究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项目研究结题报告》《项目进展报告》,包括影像资料、图片等的相关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改编为讲义,融会于教学课件、教案中,从而将教材内容与本学科前沿性、创新性的知识融合,为专题授课提供最新的素材。《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的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科研成果案例讲解及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本课程实践过程案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南信大垃圾收集、运输及转运(盘城中转站)。主要内容生活垃圾收运路线设计,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