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剧民族服装传承和当代审美的结合【摘要】介绍歌剧《玛纳斯》的服装设计特点,分析歌剧服装如何在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合当代审美元素,运用象征性的方法刻画人物。【关键词】歌剧;服装;《玛纳斯》;柯尔克孜族;传承;发展在“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中央歌剧院首次将中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玛纳斯》搬上了我国的歌剧舞台(见图1)。歌剧《玛纳斯》人选了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国家重点剧目,并于2018年1月初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史诗《玛纳斯》是一个奇迹!它传承千年,享誉世界,是人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柯尔克孜全民族的大型英雄史诗,也是长达8部、多达23万余行的浩瀚歌集。它犹如一部历史画卷,展示了柯尔克孜族最伟大的英雄汗王玛纳斯一家八代统一分散的柯尔克孜族各部落,并团结其他友好民族和部落,共同顽强抗击异族侵略和奴役的英雄史诗。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朴素、热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是“一个在山尖上赛跑、在冰河中沐浴、用尖冰割断脐带、用强弓射虎猎豹的民族”,一个具有顽强精神的伟大的民族。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民族英雄,是柯尔克孜族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何塑造被神化了的英雄和众多的各色人物,使得这些形象既传承了强烈的民族特征,又融合现代审美的元素和表达方式,以艺术的语汇提炼柯尔克孜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恰到好处、?嗜飞?动地塑造人物形象,让戏剧中的人物立体、鲜活、生动,更具表现力,为演员加分,为戏加分,使得戏剧整体呈现具有一定的品格,这些是这部歌剧在服装造型上要研究和探索的内容,也是创作难点所在。1溯源和灵感柯尔克孜族拥有自己的博物馆,但是里面陈列的大多是当代的物件、图片和文字资料。柯尔克孜族的历史服装资料极度匮乏。笔者和主创团队怀着尊重和探究柯尔克孜族传统习俗和文化的理念,探访在乌鲁木齐的玛纳斯研究中心,并到南疆的帕米尔高原实地考察,零距离感受了柯尔克孜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感受那里的蓝天、白云、雪山、湖泊、骏马、草地和毡房……我们就住在帕米尔高原海拔3600多米的雪山脚下的小楼里,晨曦映衬下的雪山顶端云雾缭绕,一束阳光破云而出,显得格外神秘和神圣,仿佛剧本中充满神话色彩的美丽仙女阿依曲莱克已经幻化成为白天鹅向我们飞来……当我们在色彩鲜艳的圆尖顶毡房中听到地地道道的柯尔克孜族人弹着三弦琴库木孜有声有色地歌唱《玛纳斯》时,笔者仿佛看到了公元十世纪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和勇士们头顶蓝天白云、脚踏青青绿草、背靠皑皑白雪的峻岭奇峰,骑着宝马神驹,驰骋在帕米尔高原上抵抗外敌入侵勇猛奋战的情景;还有能歌善舞、美丽善良、衣着独特的柯尔克孜族的女性们围绕在玛纳斯和妻子卡妮凯身边的情景。那个时候,笔者对歌剧《玛纳斯》未来的艺术呈现充满了期待和想象!2柯尔克孜族服饰基本特点在有限的柯尔克孜族历史服饰资料中显示,女子根据年龄的不同,会戴不同造型的装有银饰和刺绣的高大的帽子。连衣裙外着对襟衣且装饰银质花式对扣;男子尤其喜欢戴白毡帽,帽身好像高高的白色雪山峰,黑色的帽檐向上翻起,犹如流淌在墨黑矿石上的冰水,柯尔克孜族人们把这种毡帽比喻成当地特有的“白山黑水”,据说这种白毡帽是玛纳斯之妻卡妮凯为远征的勇士们特意设计和制作的,期待着勇士们胜战后凯旋而归。现在,这种白毡帽已经成为柯尔克孜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了。柯尔克孜族极喜爱红色、白色、蓝色和绿色。它们代表着吉祥和幸福,在帕米尔高原湛蓝的天空下,在白色的雪山旁,这些颜色的柯尔克孜族服装会显得色彩浓郁、跳跃清朗(见图2、图3)。3在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合当代审美元素,运用象征性的方法刻画人物在这部戏人物服装整体造型的设置上,有三大组基础对比:一组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和勇士与外族敌人的对比;一组是被神话了的、由白天鹅变化而成的仙女阿依曲来克和嫉妒心膨胀、阴险恶毒的赛麦台依的原配妻子恰奇凯的对比;一组是象征着正义、力量、勇敢、顽强,由几十名男演员构成的铁骨铮铮、身着铠甲的四十英雄和勇士,与几十位象征着美好、善良、团结的身着彩色女装的柯尔克孜族女族人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