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制度方案第一条目的:为了改善作业环境、提升工作效率及员工整体素质,促进5S现场管理,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适用范围:公司的所有区域。第三条适用对象:公司所有员工。第四条为了推进5S的管理,公司成立“5S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各科室成员、班组长及一线人员组成,负责推行、检查、考核公司的5S现场管理工作。第五条5S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落实公司5S推进的各项工作及政策,全面提升工作现场的美观和整洁,达到高质、高效的工作效果。第六条5S的定义及目的,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5S”。1.整理(Seiri):区分要用和不用的物品,不用的物品从现场彻底清除掉。2.整顿(Seiton):需用物品按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并标识清楚。3.清扫(Seiso):清除责任区域的杂物、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4.清洁(Seiketsu):将前3S(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到彻底化、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1-5.素养(Shitsuke):努力提高人员技能及修养,养成按制度、流程办事的工作作风。第七条5S要求(一)整理1.按要用和不用区别物品,按使用频率和预期使用周期,区别有用物品。2.无用、不用、超过3个月才用的物品,坚决从工作现场清除。公司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被清除物品的处理和存放方式。3.定期、随时整理,保证所属工作区域内无不用的物品。(二)整顿1.生产区域:物料应有明确的放置位置,并按规定整齐摆放。a车间对所属各区域、工序、工位的物料,按来料、出料方向,待检品、合格品、不良品分类,结合现场分区线对具体位置进行分区规划,集中放置。并将规划方案报经5S委员会领导批准和备案。b车间对各操作工位所使用的货架、推车、物料筐、工具、工装、量具、刀具、辅料等的放置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力求做到同一方向、同一工序的各工位协调一致。c所有物料应有合适的货架存放,不得直接摆放在地面上。物料的存放应区分规格,明确标识,排列整齐,不得混放。各种作业记录、随货文件均按规定定位或随货配放。-2-d生产现场的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均应有编号、标识,不得出现无效版本。由生产科统一管理,使用时配发到对应班组,并指定其在各班组的具体放置位置。2.办公区域:办公设施设备、办公用品用具、文件资料等,均应按规定整齐摆放,并明确标识。a同一区域内的办公桌椅排列整齐,电脑、文件(资料)架、电话传真、文具等放置位置及方向均应一致。b桌面上的文件资料(包括文件、标准、图纸、报表、记录等)均按规定分类识别,整齐放置,且为最新有效版本。文件资料、文具等的摆放应做到常用的近,不常用的远,便于取用。c信件、报纸等有专区、专人保管,不得随意摆放。3.库房:各类物料按库、区、架、层、位的顺序定位,分规格整齐放置,明确标识。a合理分区,货架编号,定位置定顺序,并有明确标识。b货架、物料排列整齐有序,按型号、规格、材质、进货批次或时间先后分类放置,并统一格式进行标识,标识的方向应尽量一致,并便于取放。c已进库物料必须有合适的货架存放,不得直接裸放在地面上。d不合格品、待退供方物料应隔离存放,并有显著标识,防止被误用。E精工组和油漆房的油料、化学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3-应有明确标识,并注意安全防护。4.各区域必须保持通道畅通,均不得压线放置。5.工具柜、资料柜内的物品摆放整齐,有明确分类,便于查找取放。6.各区域的辅助用品(如风扇、扫帚、拖把、抹布、桶、垃圾箱、肥皂盒、消防栓、灭火器等),必须定位、整齐放置。7.私人物品不得出现在生产办公现场的可见位置上。同一区域内的饮水机、饮水杯应尽量集中定位。(三)清扫1.各区域的生产设备设施(如电焊机、机床等)器具、办公设施用品等表面无污垢、积油积尘。各工位附近不应有散落地面的物料、铁削、切削液、零件。2.地面、墙面及天花板干净,不胡乱涂贴,无不必要的悬挂。3.门、窗户及玻璃清洁明亮,窗台上无杂物。4.通道及公共区域定期整理清扫。5.每天下班前进行本工位(或办公桌)清洁,工量具、资料、文具进柜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