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丰富中职校园文化〔关键词〕中职学生;社团建设;校园文化;重要作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9—0020—01社团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组织,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职学校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既是中职生自我实现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众多职业教育工作者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学生社团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社团以学生为主体、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手段的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体现着校园文化“三育人”的内涵,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因此,作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社团活动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它对于育人环境的营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学生社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生参加社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我成长模式的一种选择,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学生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活动中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吃苦精神、追求上进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可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3.学生社团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当今社会要求中职生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学生社团就是提高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载体之一。社团作为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交往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这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学生社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部分社团因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稳定的运作机制,以至于昙花一现。一些社团因忽视新老成员的衔接和经验的承袭,社团骨干只关心自己在任期内该怎样开展活动,忽视下一任骨干的培养,以至于他们毕业后,这一社团逐渐衰败,甚至走向终结。2.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学生社团由于成立仓促,加上自身建设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3.缺乏专业指导,社团建设深度有待提高。一方面,随着职校生的生源质量下滑,学生中有专业特长的学生越来越少,同伴的引领力量缺失;另一方面,光靠团委教师单一的指导,其指导力量显得薄弱。再者,团委教师的非专业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三、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要真正地、全面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设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学生社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工作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为学生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渠道,加强社团的规范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不力而导致社团“脱轨”的现象。2.加强社团骨干培养,提升社团竞争力。要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建立科学的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并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自身素质,促进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3.选派专业的教师参与指导,提高社团活动水平。专业教师的指导是提高社团活动质量的关键。社团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发组织起来的,其成员的水平和能力良莠不齐。社团整体活动水平低,内容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没意思了。因此,应选配一批热心学生工作、德才兼备的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