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法科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探析[摘要]网络教学已经在很多学科领域得到应用。法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知识量大且处在不断的更新中,为了让法科学生更好的掌握法学知识可以更好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在准确掌握网络资源的特性之后,可以针对法科学生开展超市教学、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让法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关键词]网络环境;法科学生;自学能力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汲取丰富的网络资源,还会被网络中其他的负面因素所影响。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反馈和评价系统才能最终培养出法科学生自学的能力。这符合管理学中关于管理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激励与约束的观点,虽然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应该被评价为管理与被管理,但是适用同样的原理可以更好的达到督促学生主动获取资源,积极进取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利用反馈——评价系统也符合教育心理学自主学习模式构架的原理。一、网络教学下超市式教学的应用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法科新生来说,他们或是怀着今后做一名律师的憧憬,或是有着建立法治国家的伟大志向,亦或仅仅是想多增加自己的法律常识。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愿望,当他们走进法学院的大门,开启法学学习之旅的时候,对于没有任何法学基础准备的学生来说,彷徨、迷茫、不知所措,都是他们的学习常态。针对低年级以及其他有兴趣学习法学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从抽象的知识中法学内在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如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在很多理论基础上相通,法理学和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也有较大联系,但是这些专业课程并不是同时开设的,这对于学习知识的迁移有较大影响。因此,面对大一法科学生,主要采取“超市式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方法。“超市式教学模式”由印尼的一所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的高校,即特布卡大学原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课程选择,学校和教师为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生提供超市式服务,而学生如同顾客,面对货架上聆郎满目的课程“商品”进行选择。必要时还可以学习超市搭售的行为将这些有关联的学科进行捆绑的“销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要想使超市式教学发挥应有之效,得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学生选择。对此我们可以从著名高校网络公开课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OpenCourseWare(OCW)项目中汲取资源;在国内也有网易公开课可供选择,中国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于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成立。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其中有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大学等世界级以及国内名校的公开课课程;除此之外还有台湾高校公开课可以借鉴。二、网络条件下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借鉴美国的法学课堂,他们所讨论的案件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冷”案。这类案子通常较为枯燥,但是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大量新术语、法律史、大量规则。另一类是“热”案,这类案件通常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给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我们的案例教学在网络的配合下可以更好的发挥功效。学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登陆我校的电子资源进行案例查阅,例如北大法宝、台湾月旦知识库。除此之外网上还提供了一些免费的案例资源可供利用,例如openlaw。其他高校例如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完成校外注册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源访问。丰富的案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增添信心。而网络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又使得学生可以实现与其他学生和老师的自由沟通。教师通过对案例的甄别,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冷”案例通过对冷案例的讲解让学生由此掌握相关的知识,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推荐的资源目录自己搜寻类似的热案例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懂的可以通过建立的学习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对结果进行评价。三、诊所式教学在三年级同学中的应用法律诊所教学也称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主要借鉴了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的方式,此资料由网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