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军训中盲点问题探讨摘要: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免军训同学的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造成军训上的缺失,本文通过从国家法律义务的角度,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角度和军训对学生个体素质提高三个方面论述高校军训的重要意义,指出免军训同学在军训期间管理上的盲点,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国防教育盲点高校军训一、高校学生军训的必要性军训是国家法律赋予学生的义务。如果说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有许许多多门功课要学习,那么,进入高校的第一门课无疑是军训。高校军训是学校国防教育内容两大块中的一块。《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从上述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理解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高校学生必须接受军事训练,就是说,高校学生接受军训是法律赋予的义务。反过来说,高校学生在学校就学期间,学校必须提供学生军训的条件,这是法律的强制性功能所致,也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严格要求所需,第二,以上条文所说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其涵盖面是所有的学生,这应该是学校军训的横向指标。军训的管理目标应是纵向管理既质量[训练内容的完成与否]和横向管理既数量[参训学生]的统一。那么,军训的评估指标应有两个,一个是军训训练内容是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另一个面是军训的涵盖面问题,作为法律,每个公民必须遵守,作为功课,每个学生必须修完。军训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管理行为学告诉我们,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为了维护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次序和生活次序,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依法对本校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的管理活动”。我国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军训,对学生进行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教育和训练,客观上起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抓好学生的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秩序。促进校风、校纪和文明校园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二、免军训学生的管理是高校军训管理中的盲点管理盲点是指在管理中未涉及到或缺失的区域。高校国防教育主要分为两大块,既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本文主要涉及军训部分。目前各高校的军训方法是采取请部队到学校进行训练的方式。是部队新兵训练的缩小版。主要内容是“三大条令”的教育和训练。其特点是训练内容和标准要求的规格化、统一化。该方法简捷易行、实用有效。经过短时间的集训,迅速的实现参训学生由民向军的角色转变。在军训总结会及分列式阅兵式上,同学们能以较标准军姿,铿锵有力的脚步,整齐有至的行进方队受检就是一个最好力证。但这种训练方法直接移至高校,便由于人群的变化而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体检门槛要低于新兵进入部队的体检门槛。在部队,军事训练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是一致的,军队三大条令是全体军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法规。而在高校其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则表现出较大差异。每年都有为数不少因身体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排除少数逃避军训的同学》而免除军训的同学。军训期间,这部分同学因离开了军训队伍而成为较为松散的群体。与轰轰烈烈、紧张艰苦的军训气氛极不协调,远离军训工作中心而被边缘化,成为军训管理工作的一个盲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对于学生个体来说由于军训的缺失丢掉了一次身心锻炼、意志磨砺、品格升华、素质提高的大好机会而影响自身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校扩招,这个群体人数在逐年增加。本文试图对因各种原因《主要是身体原因》而免除军训的同学如何有效参与而非缺失,在管理上消除这个盲点作一些探索。三问题的成因1)缺乏相应的政策依据几乎所有的有关高校军训法规和政策性文件都没有或还不曾有关于军训人数比例和免军训同学的管理问题。对于军训期间免军训的同学如何管理,如何有效参与没有硬性规定。各高校主观上没有尝试这个领域的内在动力,也担心由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