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歌、诵经典、学规则”活动总结实验二小“诵古诗、唱红歌”活动方案中华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些经典古诗文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之魂。“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在感受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唱红歌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唤起广大师生的红色记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师生感受浓浓的读书氛围,展现师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培养审美情趣增强人文底蕴,特制订本方案。一、活动时间:2010年10月二、预期目标:通过古诗文诵背和唱红歌活动的全面开展,在全校小学生中形成人人读古诗,人人背古诗,人人唱红歌,人人爱红歌。在阅读活动逐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有关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和各学段的阅读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倍的古诗词读背诵量,整个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300篇左右,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红歌传唱活动力争达到“每周一歌”,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晨会、文艺活动、班队会、课前指导学生练唱红色经典歌曲,具体曲目见附表。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启动阶段(一)举行实验小学生“诵古诗、唱红歌”活动启动仪式。第1页共4页(二)下发活动方案,提出活动要求,各班根据学校安排开展本班的动员会,做好动员和落实方案工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一)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诵背古诗。采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如利用积分卡、举行背诵大奖赛、古诗词串串烧、古诗词擂台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积累,在积累中收获。(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古诗词、背古诗词的兴趣。研究多种学习、背诵古诗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实现自主快乐积累。每人建立古诗词诵读本,方便收集、背诵古诗,定时交流,定时检查,督促学生认真参与活动。(三)课内外结合,家校间结合,使古诗词诵读活动的范围逐步延伸。首先号召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利用古诗词积累本,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参与,共同学习,从而对学生起到监督、促进作用。(四)各班根据红歌目录自行选择12首歌曲,每周学习一首并积极组织排练。(五)音乐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红歌嘹亮”活动,将传唱红歌活动有机整合到课堂资源开发之中,不断提升课程的含金量。(六)广大教师积极热情投入到“诵古诗、唱红歌”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到成长,共同进步。(七)学校“诵古诗、唱红歌”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妥协做好活动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品位。第三阶段:推进阶段:(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赛诗活动。1、依据班级主题特色,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学校诗刊专栏里开设“古韵留香展才华”评比栏,分为几个板块:(1)古诗擂台赛(2)佳诗赏析亭(3)诵读着、快乐着(4)小诗王、小诗仙、小诗圣评选活动2、书、画诗文,彰显创新才能。第2页共4页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培养和彰显学生的创造才能。(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佳诗赏析亭”一栏。)3、演、辩诗文,提高思辨能力。根据古诗文的部分内容故事性、可表演性强的特点,学生们把诗词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再现古诗文的意境并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另外,学生把诵读古诗词时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及时记载下来。4、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为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创作诗歌、通过“手抄报”、“广播站”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抒写生活、抒写感受的舞台,激发孩子们的文学创作爱好和文学创作欲望。(二)开展庆“十一”红歌演唱会。1、演唱内容。参赛各班须演唱两首参赛曲目。在百首红歌目录中自选曲目,内容应健康向上,以歌颂祖国为主题。2、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朗诵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3、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4、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