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我校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到白沙镇文海行政村进行“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全校229名干部职工走访了文海村46户贫困户、挂联对象146人。在班子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到文海行政村调研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到挂钩点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村情村貌,走访贫困户,开展好民情恳谈,全面摸清贫困原因和核实好贫困信息,准确掌握致贫原因,认真分析和完善精准扶贫信息,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的要求和目标。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开展。现将各年度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帮扶项目及帮扶资金投入情况一览表项目年度教育扶助临时救济(慰问)特色产业项目(洋芋)基础设施项目扶贫捐款消费扶贫其它合计2016年度12600元30000元第1页共7页11000元20000元281600元6000元(电视机)361200元2017年度12000元14400元50000元76400元2018年度13400元13800元27200元2019年度14600元138000元152600元2020年度合计617400元2016年度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注重对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二是认真学习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工作知识,从理论上不断提高应对农村复杂工作的能力。重点学习“挂包帮”活动的各种政策及文件,深刻领会开展该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部署上去。二、上下联络,推动落实我校主动与所挂联的文海村联系,自觉在地方党委、政府第2页共7页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一)、大力扶持洋芋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利益到户”的整体思路,依据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和贫困户所在地资源优势,学校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选择发展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洋芋产业进行扶持。我校4个食堂每年采购出产自文海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洋芋100000斤。(二)、实施教育扶贫,就学保障到人实施贫困村贫困人口助学项目,保证贫困片区适龄儿童有学上、能上学,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就学补助。学校对文海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在读子女进行补助。上小学的每学期补助200元,上初中的每学期补助300元,上高中的学生一律减免其学费,考上大学的学生,我校给予每学年1000元的补助。(三)、进一步调查清楚挂钩贫困户所存在的困难在9月份,以各挂包组为单位,对文海行政村挂钩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一次电话访问,调查清楚挂钩贫困户所存在的困难及该户的产业扶贫情况。(四)、一次性给予文海行政村20000元的扶贫资金支持鉴于文海行政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底子薄,贫困面大,贫困人口众多,扶贫资金存在较大缺口的基本现实,经校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学校一次性给予文海行政村20000元的扶贫资金支持,帮助其发展生产,早日实现精准扶贫。(五)、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无电视看”问题。我校高度重视精准帮扶“无电视看”贫困户工作,及时与挂钩乡镇对接联系,深入到联系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到文海上村和国建等3户村民存在无“无电视看”的情况。学校已按照相关要求购买了3台彩色电视机,并派专人送达贫困户家中,确保为“无电视看”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2017年度具体工作开展情况一、严肃纪律、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干部职工严肃纪律、加强管理,自觉维护干部形象,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第3页共7页全身心投入驻村扶贫工作,积极反映工作开展情况。二是服从县乡工作安排,与相关部门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工作。三是切实转变作风,落实定期工作会议制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四是严守工作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多往农户跑,注意尊重民风民俗。树立干部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更有力的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二、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2017年4月28日上午9。00,玉龙一中五十多位教师在杨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文海村委会开展“挂帮包”“转走访”工作。文海村党支部书记和述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