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工作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镇(街道)文化体育工作站和村(社区)文体活动室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体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基层人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镇(街道)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育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完善阵地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少数地方文体基础设施落后,文体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利用,活动内容不够丰富,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和《全民健身条例》,围绕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文化体育建设新格局。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文体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各类文体资源合理利用,全区文体工作机制逐步理第1页共5页顺,文体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明程度和群众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三、加强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体育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以镇(街道)为主体,以村(社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文化体育服务网络。(一)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全民健身条例》、《XX省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文化指标考核办法》和《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道)、村(社区)文体设施建设要达到以下标准:1.各镇(街道)文化体育工作站应建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于群众活动的区域,一般不设在镇(街道)政府办公场所内,文体站的选址、设计、功能安排等应征得区文体主管部门的同意,具体要求如下:室内要求。建筑总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必须设置综合借阅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播放室、多功能活动室、体育健身房、综合展览室、老少活动室、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7个功能室。其中,综合借阅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需设置藏书、阅览、电子阅览、借还岛等功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播放室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可兼做电影放映室、培训室、党员学习室、远程教育接收点等,实现资源共享;多功能活动室面积不低于90平方米,兼做舞蹈房,用于排练节目;体育健身房面积一般不低于100平方米,可设置室内乒乓球、健身房、棋牌室等;综合展览室可展示本地特色文化,兼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室。室外要求。室外必须建文体活动广场,配备健身路径一套、篮球场(或排球、羽毛球场)一片、室外乒乓台若干、文体宣传画廊一个。2.村(社区)文体活动室应建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于群众活动的区域,文体活动室的选址、设计、功能安排等应征得所在镇(街道)的同意,具体要求如下:第2页共5页室内要求。建筑总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必须设置综合借阅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播放室、体育健身房、综合展览活动室、老少活动室等5个功能室。其中,综合借阅室需设置藏书、阅览、电子阅览、借还岛等功能,有条件的可预留一定空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播放室可兼做电影放映室、培训室、党员学习室、远程教育接收点等,实现资源共享;体育健身房可设置室内乒乓球、健身房、棋牌室等;综合展览活动室可展示本地特色文化和开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