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钟庄小学杨林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设计要树立课程的目标意识、实践意识和开放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进入情境。1、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十位家长朋友来一起学习,让我们首先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深情地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瀑布。(齐读课题)2、课文结尾写道(课件1出示文字):“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1)(点击课件中两个“沉醉”,颜色变化)从这两个“沉醉”中,你读懂了什么?2、连徐霞客这样一位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都陶醉了,可见这黄果树瀑布不同凡响啊!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黄果树瀑布的什么,让人沉醉其间,不能自拔呢?(声响、形态各具魅力)(板书:声响、形态)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风景区欣赏一番吧!(备注:关于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形态的句子,第一课时已划好了。)二、感悟声响。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声响的句子,用心在字里行间聆听它的声响(生默读)2、你听到了什么?(指名同学发言)“——声音渐近渐响、——盖过人喧马嘶、——雷声轰鸣,山回谷应……”3、细心的同学发现了,在不同的位置所听到的声响也是不同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声响。(课件播放自制的瀑布渐近渐响的声音。)4、睁开眼睛,刚才听到的声响感觉如何,谁来用上自己脑中积累的词语来形容?(如果学生说不出,课件显示相关积累成语)(相机板书:气吞山河)5、现在,你对文中描写瀑布声响的哪些词句感受更深了?(随着学生回答,课件相机显示句子)A、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1)谈感受。——“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给人以轻柔、灵动的感觉,那飘过来的声音要细细听才清楚,令前往游玩的人惊喜,快要看到瀑布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引读——刚……树梢。——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现在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文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比作和,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及。(2)指导朗读。远听轻柔似借微风飘来,近听喧嚣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齐读。B、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声大吗?何处看出来?是啊,一架织布机在耳畔织个不停那声音已是挺热闹的了,何况此刻有————水声成了——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好热闹。女同学齐读。C、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1)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伴着震耳欲聋的水声)——80多米宽的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入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10里之外就可以听到,就像雷声轰鸣,山谷都在回应了,难怪在附近讲话用再大的声音都听不见呢!这声响够令人难忘的,男同学齐读。——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水石相击。齐读。三、感悟形态。1、黄果树瀑布气吞山河的声响震撼人心,令人沉醉。它的形态究竟又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句子,会联想的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