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一)康乾盛世第36、37课山河破碎与主权残缺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分)题号123456答案1、据史料记载,1856年仅上海一地由英国人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而当时常驻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领事裁判权”制度所致B.中英两国的法系不同C.中英两国的观念不同D.英国人在上海的人数众多2、“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3、(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列强在中国A.强建租界B.割占香港C.攫取领事裁判权D.强迫开放通商口岸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通商口岸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B.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C.中国人民自觉抵制外国商品入侵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外国商品的竞争5、“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该内容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6、“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虎门条约》的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二、材料题(共2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法国人傅立德在《上海法租界史》“告读者”部分写道:“尽管这部著作是如此不完善,但至少有一点好处,使读者知道我们国家在这一小块土地上的惊人努力。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它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我们有权利引以自豪。”⑴该书出版的主旨是什么?大约在什么时候出版?(2分)⑵“自己的独立生活”指的是哪些方面内容?作者话语中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3分)⑶你是如何看待租界的影响?(2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100%)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5.78二等白洋布匹32.536.9578.64本色洋布匹20.745.5673.19斜纹布匹14.925.5662.73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的英国对华贸易(单位:万英镑。表中贸易不含鸦片贸易额)年份1840年1842年1845年1850年1851年输华商品总值52.496.9239140216上述材料依据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及胡华《中国革命史讲义》综合而成。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是否原始材料?请说明理由。(2分)(2)根据材料一,分析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有何重大变化。(2分)(3)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旧关税税率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3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关税税率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3分)9、阅读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一些历史材料,回答问题(9分)(1)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2)英国商人“应纳入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应秉公议定则例”。后《海关税则》又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白抽五”。(3)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受理。(4)据统计,英国输华商品总值,1837年为90多万英镑,1843年增加到145.6万多英镑,1845年达239.4万多英镑。其中,棉纺织品占有较大比重。(5)据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