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检测(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二战后初期,食品短缺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情况在德国尤其严重,那里1946~19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结合材料指出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全面冷战B.抛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组织解析:选C全面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方位遏制战略,故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指美国通过干涉别国内政,从政治上遏制苏联的战略,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通过援助欧洲、恢复欧洲经济、稳定欧洲资本主义,进而进一步遏制苏联的战略,故C项正确;北约组织是美国纠集西欧国家为遏制苏联而建立的政治军事集团,故D项错误。2.二战后形成的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开始于美国对苏联实施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北约组织成立解析:选A“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标志美苏进入冷战时期,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应用,故B项错误;丘吉尔“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故C项错误;北约组织成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故D项错误。3.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解析:选A据地图中的时间信息“1945~1949年”可知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错误,当时在欧洲没有出现热战;C项错误,当时华约还没有建立;D项错误,德国统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4.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选D由“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主义的矛盾得到解决;“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意为美苏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而进行“冷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显然与题意无关。5.(2018·宁波十校联考)杜鲁门曾经声称:“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杜鲁门主义是马歇尔计划的延续和扩大B.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C.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D.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解析:选A杜鲁门主义提出在前,马歇尔计划提出在后,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6.“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自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援助。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援助。”该段话出自于()A.“铁幕”演说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北大西洋公约》解析:选C“铁幕”演说是丘吉尔于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演说,倡导资本主义团结起来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涉及希腊的问题,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针对的是整个西欧的经济困难,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主要针对的就是希腊和土耳其的共产党威胁,是二战后美苏对峙的开始,故C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于1949年,主要针对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非希腊问题,故D项错误。7.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充满了意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