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后作业(十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金华十校高三联考)“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索新航路的一次突破”。上述事件发生在()A.1488年B.1492年C.1498年D.1522年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需要掌握迪亚士的航线,解题的关键信息为“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根据题干“葡萄牙”“非洲最南端”等信息可知是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A项正确。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与题干不符,排除B。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与题干不符,排除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C.圈地运动的发生D.宗教改革的发端解析:选B。公元1500年前后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推动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条件,但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的发端,传播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但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无关,故D项错误。3.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解析:选C。西班牙商人从海外获得的财富用来购买地产和贵族头衔,并没有推动殖民扩张活动,故A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举动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无关,故B项错误;西班牙商人的财富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故C项正确;由C项可推导出西班牙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不断下降,故D项错误。4.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解析:选A。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7世纪上半叶”“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曾一度侵占中国的台湾,并以此为跳板控制东亚海上航线,故A项正确。5.在17—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体现“制度优势”的战争是()A.英西战争B.英法战争C.英荷战争D.普法战争解析:选B。依据题干“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英法战争时期,英国属于君主立宪制,法国属于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制度优势,故B项正确;英西战争时期,两国均是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英荷战争时期,两国均是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普法战争时期,两国均是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6.对下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解析:选D。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中“领土被瓜分”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是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趋势,尚未“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7.(2016·4月浙江选考,T18)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