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氨基酸和蛋白质1.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则1mol阿司匹林跟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A.1molB.2molC.3molD.4mol解析: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酯基,1mol羧基消耗1molNaOH,1mol酯基水解消耗1molNaOH,酯水解后生成酚羟基,再消耗1molNaOH,所以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mol。答案:C2.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解析:因为酯化反应是可逆的,不能完全进行到底,A错,B、C、D均正确。答案:A3.(2015课标全国Ⅱ,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解析:因1mol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即C18H26O5+2H2O根据原子守恒,得CxHyOz为C14H18O5,所以选A。答案:A4.把9.0g乙二酸和某二元醇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完全酯化,生成wg环酯和3.6g水,则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A.10w-54B.5w+13.5C.45w-3.67D.2w+10.8解析:乙二酸和二元醇完全酯化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二元醇的物质的量为n==0.1mol,其质量为(w+3.6-9.0)g,Mr==10(w-5.4)。答案:A5.下列关于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酯是一种有香味的有机物B.低级酯可溶于水,高级酯难溶于水C.结构最简单的酯和结构最简单的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D.甲醇和乙酸酯化生成的酯叫做“乙酸甲酯”解析:低级酯有香味,高级酯没有香味,A不正确;无论是低级酯还是高级酯都难溶于水,B不正确;结构最简单的酯是甲酸甲酯,与乙酸是同分异构体,与结构最简单的羧酸——甲酸不是同分异构体,C不正确。答案:D6.以下实验操作简便、科学且易成功的是()①将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注入浓硫酸中制备乙酸乙酯;②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再移至内焰,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③在试管里注入2mLCuSO4溶液,再滴几滴NaOH溶液后加入乙醛溶液即有砖红色沉淀产生;④向苯酚溶液中滴几滴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⑤甲苯中混有少量的苯酚可用浓溴水除去;⑥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⑦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棉织品和羊毛织品;⑧牛油与烧碱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则有固体析出A.②⑥⑧B.①⑤⑦C.②⑦⑧D.①⑥⑦解析:①应将浓硫酸滴加到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并加热;②将变黑的铜丝移至内焰处,氧化铜可与酒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单质,乙醇被氧化成醛;③所用NaOH量太少,反应无法进行,同时没有加热,反应也不能发生;④苯酚与溴水反应时,苯酚要少量,溴水要足量,一般用浓溴水以防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酚,观察不到现象;⑤溴和三溴苯酚均能溶于甲苯,达不到实验目的;⑥中制溴苯应该使用液溴;⑦羊毛织品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织品只有烧纸的气味,所以二者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⑧中加入食盐,可使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沉淀析出。②⑦⑧是正确的。答案:C7.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个环状的酯类化合物B.易起氧化及加成反应C.可以溶解于水D.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地存在解析:分析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一个环状酯基,一个碳碳双键,这是一个环状的酯类化合物,A是正确的;碳碳双键是容易被氧化和加成的,B是正确的;维生素C分子中羟基的数目较多,容易与水形成氢键,因此可以溶于水是正确的(结合生活实际:洗菜时要先洗后切,防止维生素C溶于水流失。由生活经验可知维生素C可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环酯发生水解,因此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D是错误的。答案:D8.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甲经催化加氢还原成乙,乙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了84,据此推断乙可能是()A.HOCH2CHOB.CH2OHCOOHC.HOCH2CH(OH)CH3D.CH3CH(OH)CH(OH)CH3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甲应该含有醛基,乙为醇,乙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了84,如果与1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则其分子量增大60-18=42,现在增大了84,说明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