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5-2016学年上期第14周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下列关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会议旨在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会议最终就朝鲜停战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D.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4.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5.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②参加万隆会议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6.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挖苦道: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成功的促进了有色人种的团结,并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说的“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的会议是指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法新社首尔2010年8月5日电:中国是朝鲜最亲密的盟友兼贸易伙伴,而且一直拒绝在“天安舰”沉没问题上同国际社会一起谴责平壤。北京对美韩军演表示了关注。原本演习要在将中国与朝鲜半岛分开的黄海举行,但在北京会议抗议后,演习移到了日本海举行。这表明中国A.实行政治结盟外交政B.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C.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能左右地区局势发展()8.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9.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另一个时代开始”的事件是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10.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11.上图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中苏的盟友关系C.发展中国家支持D.中美关系正常化()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主要基于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