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的政局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天宝末年,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是()①“渐肆奢欲,怠于政事”②“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③外重内轻,加强边防增置军镇④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委以宰相要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唐中期政局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A.安史之乱B.杨贵妃受宠C.宦官专权D.唐玄宗政治腐败3.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主要是()①北方经济的破坏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③边防空虚④客观上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一定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有关唐代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B.由地方权力过于膨胀导致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D.因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所致5.唐朝设置节度使后国内政治形势的特点是()A.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加剧B.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C.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6.唐朝后期“朋党之争”所反映的矛盾实质是()A.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C.中央和地方统治阶级的矛盾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7.唐末农民战争的特点是流动作战,主要表现在()A.先后攻占洛阳、长安,建立大齐政权B.起义军转战南北,没有建立根据地C.黄巢起兵山东,又打回到山东D.起义军避实击虚,南下广州8.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农民战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二、材料解析题9.下面是一张唐朝人口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年号公元人口数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万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约4241万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1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约6291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万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万①这张从唐太宗到唐穆宗的人口统计表反映了什么现象?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10.材料1“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背心)。长矟(Shuò,长矛)侵天半,轮(lūn)力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引自《古今风谣》)①这首歌谣是哪次农民起义传唱的?②职谣中的“辽东”,指现在的什么地方?③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材料2“……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引自《贞观政要》)①说这话的人是谁?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②魏征病逝于贞观十七年,这是公元多少年?材料3“前锋将柴存入长安,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帅文武数十人迎巢于霸上。巢乘金装肩舆,其徒皆被发,约以红缯,衣锦秀,执兵以从,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民夹道聚观,尚让历谕之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安居无恐。’”(引自《资治通鉴》)①文中记叙之事发生在哪一年?②文中的“巢”指的是谁?他是在什么时候起兵的?③巢进长安后主要做了些什么?三、问答题1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B8.B二、材料解析题9.①唐太宗时人口不多,唐玄宗时人口数不断上升,玄宗后期人口数达到最高点;755年后人口急剧下降,从肃宗到穆宗时人口继续下降。②经过贞观之治,到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人口数增长很快;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因此人口急剧下降;安史之乱后又出现长期的藩镇割据,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仅使人口的死亡增加,而且由于中央政府的失控,使在册人口数日益减少。10.材料1答:①隋末农民起义传唱的。答:②指现在的朝鲜。答:③反映了隋末人民反对隋炀帝进攻高丽的战争而起来造反的精神。材料2答:①说这话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因为魏征在世时,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指出唐太宗的过失,象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因此,魏征病逝后,唐太宗觉得失掉了一面镜子。答:②是643年。材料3答:①发生在880年。答:②指的是黄巢。他是875年起兵的答:③在长安建立了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