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第1讲 突破江苏高考——核心主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第1讲 突破江苏高考——核心主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30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第1讲 突破江苏高考——核心主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30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第1讲 突破江苏高考——核心主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30
第1讲突破江苏高考——核心主题主题一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主题阐释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长效热点。每年两会热点都有民生问题,关注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从考查形式上看,一般以隐性、综合考查为主,在创设题目情境和社会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民生政策放在一起,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从而把学科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考查方式上看,强调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的非直接性介入。从命题内容上看,古代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罗斯福新政、欧美国家的福利制度、中国近现代进行的民生探索等知识点的考查频度是较高的,且考查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命题视角视角一聚焦“三农”典题演练阅读材料: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完成下列要求:(1)归纳材料一的治国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效果进行简要评价。(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相关民生政策和民生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1)思想: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民生活稳定;本质上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2)观点:工商皆本。背景:明清之际,社会动荡,社会矛盾丛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繁荣;程朱理学僵化,新思想产生。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治国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依据“黄宗羲”等关键信息可知处在明清之际。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拓展延伸中外历史上有关“三农”问题的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重农措施: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和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和影响。(2)中国古今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的内容、评价,如古代土地兼并、近代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建设: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成功与失误。(4)世界近现代有关农业、民生的举措: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影响;工业革命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罗斯福新政、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业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等。视角二近代中国民生问题典题演练阅读材料: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因清廷退位而付之实现,现在我们应该实行经济革命(社会革命)”,“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1924年1月,他主张“国民党之主张,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3月,他又说“民生主义是什么用法呢?是用来对大富人打不平的”,“要把全国的贫富都打到平等”。8月,孙中山做了四场关于“民生主义”的演讲,他说“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911年,张謇上奏说:“各种人民生计缺乏,即宪政无由进行。若因生计而一有乱象,则又可引起外患。”1925年,他说“盖即劳动家,亦收入有多寡,人口有繁简,用度有奢俭,存储有厚薄,决不能日日而计,人人而分”,“富与富、贫与贫不能无别,亦必不能相安”。——摘编自《张謇全集》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第1讲 突破江苏高考——核心主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