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天下为公D.官僚政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士,形成国家等级结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维护政治等级、维护统治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诸侯,诸侯相对天子是小宗,所以,西周社会在政治上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中央集权、天下为公、官僚政治都与材料不符,排除ACD。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2、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更新,以下描述与之不相符合的是()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法令出一”取代“分土建邦”C.流官任期取代世卿世禄D.“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分封制,图2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符合材料,A项正确,不符合设问;图示符合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变化,B项正确,不符合设问;图示符合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变化,C项正确,不符合设问;“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是夏朝建立,D项错误,符合题意,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王位继承传子制度3.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寒素洁北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科举制度,与“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符合,D正确;A项体现的是盛行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B项体现的是汉代察举制;C项体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4.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巩固国家统一、强化贵族特权,排除BC;秦朝实行郡县制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科举制5、“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A.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B.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C.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调宰相的权力小,皇帝的权力相应地增加强化,D正确;选项A偏离材料的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的主旨,排除;材料不涉及行政效率方面的信息,排除B;材料涉及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问题而不涉及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的问题,排除C。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度6.獬豸(xiè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