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水分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都是通过气孔进行的B、成熟区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C、植物根系主要靠亲水性物质从外界大量吸水D、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小部分散失到体外2.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3.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A.支原体B.小麦叶肉细胞C.菠菜原生质体D.烟草花叶病毒4.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在下丘脑产生渴觉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观察装片时,先低倍后高倍的原因是低倍镜下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B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通过放大光圈或将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来提高亮度C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不需要高倍镜,因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较大D低倍镜视野中,右上角有一要观察的细胞,要将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6.烈日高温情况下,钙不大可能被运输到发育的果实中,其主要原因是A.光合速率下降B.蒸腾速率下降C.有氧呼吸速率下降D.钙形成稳定的化合物7.用相同数量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情况下,72小时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右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试验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K+Mg2+Ca2+SiO32-水稻17.010511719.5番茄19.18659.6118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32-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8.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A.h1>h2Ma>MbB.h1>h2Ma<MbC.h1<h2Ma<MbD.h1<h2Ma>Mb9.下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其细胞渗透压的大小。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旱矮灌木之所以能生活在少水的沙漠,是因为它的细胞渗透压可以升高到接近80巴B.红树植物细胞液渗透压在30—60巴之间,这一数值低于它所生活的海水渗透压值C.针叶乔木细胞中的渗透压数值表明有的种类适宜湿地生活,有的种类适宜山地生活D.沼泽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一定小于盐沼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10.人们用某些化学物质喷施于农作物表面后,能形成单分子层,阻碍水分的散失。运用这项技术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利于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不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C.可能会降低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的运输速度D.对植物吸水的速度会造成影响11.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A.液泡B.线粒体、液泡C.线粒体D.细胞膜、液泡膜12.将蚕豆叶表皮浸泡在KCl的质量分数为7%的溶液中,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其原因是A、7%KCl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B、细胞在7%KCl溶液中死亡C、KCl溶液中的离子不断进入细胞D、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1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如右图的细胞,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可推测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此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