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题(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则角的终边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的终边所在象限为一或四,由,可得,的终边所在象限为三或四,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为第四象限.考点: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投掷一颗骰子,掷出的点数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是={1,2,3,4,5,6}。设事件A={1,3},B={3,5,6},C={2,4,6},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C为对立事件B.A,B为对立事件C.A,C为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D.A,B为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答案】C考点:对立事件;互斥事件;3.当m=7,n=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1A.7B.42C.210D.84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将输入程序运行得,由不成立,则,;由不成立,则,;由不成立,则,;由成立,则输出.故正确答案选C.考点:程序框图.4.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为()A.100B.150C.200D.250【答案】A考点:分层抽样5.已知,则的值是()2A.B.3C.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得:.本题选择D选项.6.若a=(λ,2),b=(-3,5),且a与b的夹角是钝角,则λ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求解关于的不等式可得λ的取值范围是.本题选择A选项.7.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选取两个数,所取两个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选取两个数可能的种数为:种,其中满足两个数之和为5的事件可以是:两种可能,由古典概型公式可得,概率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有关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关键是正确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1)基本事件总数较少时,用列举法把所有基本事件一一列出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借助“树状图”列举.(2)注意区分排列与组合,以及计数原理的正确使用.8.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为一条对角线,若=(2,4),=(1,3),则等于()A.8B.6C.-8D.-6【答案】A【解析】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3∴,∴.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利用定义;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同时要注意数量积运算律的应用.9.点P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运动,则动点P到定点A的距离|PA|<1的概率为()A.B.C.D.π【答案】C【解析】此题属于几何概型概率问题,在正方形ABCD内到点A距离|PA|<1的区域是以A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面,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10.在△ABC中,则m+n等于()A.B.C.D.1【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结合:,则:,据此可得方程组:,解得:,据此可得:.本题选择B选项.11.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函数y=f(x)·g(x)的最小正周期为B.函数y=f(x)·g(x)的最大值为1C.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右平移单位后得g(x)的图象D.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左平移单位后得g(x)的图象【答案】C【解析】函数,4则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最大值为,且:,则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右平移单位后得g(x)的图象.本题选择C选项.12.已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则的值为()A.B.C.D.或【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得,解得周期,∴,代入可得,解得,∴, ,∴,结合三角函数图象可得或,∴,或,本题选择D选项.5点睛:已知f(x)=Asin(ωx+φ)(A>0,ω>0)的部分图象求其解析式时,A比较容易看图得出,困难的是求待定系数ω和φ,常用如下两种方法:(1)由即可求出ω;确定φ时,若能求出离原点最近的右侧图象上升(或下降)的“零点”横坐标x0,则令ωx0+φ=0(或ωx0+φ=π),即可求出φ.(2)代入点的坐标,利用一些已知点(最高点、最低点或“零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再结合图形解出ω和φ,若对A,ω的符号或对φ的范围有要求,则可用诱导公式变换使其符合要求.二、填空题: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