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A.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B.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C.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D.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2.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万世,结果只传到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A.10年B.15年C.25年D.30年3.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4.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在15年的时间。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A.武将篡权B.苛法暴政C.外族入侵D.诸侯争霸5.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7.秦朝二世而亡,主要是内乱导致,但是也有人把它归结为“杀长立幼”“丞相谋异”“阉臣弄权”“诛锄骨肉”“蒙蔽”“弑逆”等各种事情弄全。在本质上反映了()A.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B.皇帝制度居于核心C.君主专制的弊端D.君相矛盾尖锐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其中郡所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A.象郡B.南海郡C.桂林郡D.闽中郡10.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标榜君权神授B.宣扬先帝功德C.强化个人权力D.突出个人功绩11.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秦灭六国的主要条件有()。①秦国实力的强大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④各民族的初步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2.(汉)陆贾在《新语无为第四》中写道:“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这句话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A.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殉葬陪葬之风盛行C.刑法严酷,阶级矛盾尖锐D.陈胜吴广爆发了起义13.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由此可知“焚书坑儒”()A.巩固了秦朝的统治B.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C.推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是秦始皇反对迷信的体现14.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15.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D.巩固统治要满足部将所有需求16.秦始皇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17.秦灭六国后废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