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 第三讲 数列与不等式 理VIP免费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 第三讲 数列与不等式 理_第1页
1/29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 第三讲 数列与不等式 理_第2页
2/29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 第三讲 数列与不等式 理_第3页
3/29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第三讲数列与不等式(理科)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性质、前项和公式,对增长率、分期付款等数列实际应用题多以客观题和中低档解答题为主,对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相结合的综合题的考查多属于中高档题,甚至是压轴题,难度值一般控制在之间.考试要求(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题型一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例1.(1)已知等比数列中,各项都是正数,且1a、、22a成等差数列,求91078aaaa;(2)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已知2110mmmaaa,2138mS,求.【点拨】(1)依据等差中项的概念先求等比数列的公比,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值.(2)此题的算法较多,如何寻找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112mmmaaa,由第一个条件得出,再由第二个条件列出方程求.【解】(1)依题意可得:,即,则有可得,解得或(舍)所以;(2)因为na是等差数列,所以,112mmmaaa,由2110mmmaaa,得:2ma-2ma=0,ma=2,又2138mS,即2))(12(121maam=38,即(2m-1)×2=38,解得m=10,【易错点】(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只有一字之差,部分同学经常出现审题不仔细的现象;(2)等差中项与等比中项的性质混淆,概念模糊不清;(3)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公式的变式不熟悉,往往要先计算等量,一旦计算量大一点,解题受阻.变式与引申1: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公差.(1)求的值;1(2)当为最小时,求的值.题型二: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例2.(2009年湖北文科卷第19题)已知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满足3655,aa.(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和数列满足等式:,求数列的前项和.【点拨】(1)等差数列中,已知两条件可以算出两个基本量,再进一步求通项及前项和,当然若能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来计算,问题就简单多了.(2)分组求和、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是常用的求和方法,这里利用(1)的结论以及的关系求的通项公式,根据通项公式求前项和.【解】(1)解法1:设等差数列na的公差为d,则依题设d>0,由.得12716ad①由3655,aa得11(2)(5)55adad②由①得12167ad将其代入②得(163)(163)220dd.即22569220d,,代入①得解法2:等差数列na中,3655,aa,公差,,(2)设,则有两式相减得,由(1)得,,即当时,,又当时,,于是3411232222nnnSbbbb2=234122222n=1222(21)426,2621nnnnS即【易错点】(1)由的关系及(1)的结论找不到的通项公式,使解题受阻;(2)在求的通项公式时,由得,把这个条件遗漏;(3)忽略当时,,直接写;(4)计算数列的前项和3411232222nnnSbbbb时随意添加项.变式与引申2:1.已知是数列{}的前n项和,并且=1,对任意正整数n,;设).(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2)设的前n项和,求.2.等比数列{na}的前n项和为nS,已知对任意的nN,点(,)nnS,均在函数(0xybrb且1,,bbr均为常数)的图像上.(1)求r的值;(2)当b=2时,记1()4nnnbnNa求数列{}nb的前n项和nT.题型三:数列的实际应用例3.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比数列na的前四项,后6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差数列nb的前六项.(1)求数列na和nb的通项公式;(2)求视力不小于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三数学复习 第三讲 数列与不等式 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