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考点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2019·浙江宁波高一学考)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式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2年D.公元25年答案:C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公元25年东汉建立。故选C项。2.(2019·北京海淀区合格考试)“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段话描述的是()。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答案:B解析:“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可知是“文景之治”,B项正确。A项是东汉时期;C项是唐朝时期;D项是清朝时期。3.(2019·上海奉贤区合格考试)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吸取秦朝速亡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景之治”原因的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调整生产关系,轻徭薄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才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4.(2019·浙江舟山高一选课)西汉王朝建立后,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历史上称之为“汉承秦制”。下列各项制度中,符合“汉承秦制”要求的是()。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度③郡县制④刺史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以及郡县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刺史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创立,不属于“汉承秦制”,排除④,A项正确。考点2西汉的强盛5.(2019·江西南昌十中高一月考)“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的是()。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C.汉景帝制定削藩策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答案:B解析: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由题干材料中“天下之治安”“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可知是指为保证国家安定,应削弱地方势力,这是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的,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实践了这一主张,故选B项。汉景帝制定削藩策是减少诸侯数量而非增加诸侯数量,排除C项;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是要避免武将拥兵自重以加强中央集权,而知州并非诸侯,排除D项。6.(2019·河南洛阳一中高一学考)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初算缗钱,征收商人财产税;元鼎三年(公元前113年),大臣杨可主持“告缗”,没收中产以上商贾资财。这些措施从长远看()。A.有利于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巨额战费B.阻碍工商业的发展C.使集权政治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基础D.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汉政府初算缗钱,征收商人财产税”“没收中产以上商贾资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汉武帝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些措施从短期看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巨额战费,有利于使集权政治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而从长期看,阻碍工商业的发展,违背了经济规律,故选B项。7.(2019·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学考)汉初,匈奴铁骑四十万,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均不敢撄其锋。西汉晚期,熟悉西北军情的陈汤指出“胡兵五而当汉兵一”。对陈汤此说从武器角度解释合理的是()。A.汉武帝北击匈奴,令胡人一蹶不振B.胡人步兵迎战汉人骑兵,机动性差C.中原冶铁技术先进,武器性能领先D.胡人闲时游牧战时当兵,骑射不精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西汉后期汉军对付匈奴的力量逐渐增强,主要原因是西汉后期发明淬火等冶铁技术,促使武器质量上升,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从武器角度说明,不符合题意。考点3东汉的兴衰8.(2019·福建漳州高二模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