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能力提升训练1.(2015·南通一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的铀(U)原子:U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1,3二甲基丁烷:解析B项,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H和O之间应为共价键,错误;B项,Cl-的质子数不变,应仍为17,错误;D项,应命名为:2甲基戊烷,错误。答案A2.下列微粒中,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A.B.C.26R3+D.解析A、C、D分别代表NH、Fe3+、CH3COO-,都是弱离子,能够促进水的电离;B项,m=2代表Na+,Na+对水的电离无影响。答案B3.Gerhard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而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A.Pt和Pt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Pt和Pt间的相互转化C.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式与质量数无关,只要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式就相同,A正确;Pt和Pt为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B、C、D均错。答案A4.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如2H、13C、15N、18O、34S等,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常被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O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6B.12C32S2比12C34S2更易挥发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的氧化性比1H+的氧化性强解析18O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8,A项错误;12C34S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熔、沸点较高,B项正确;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1,C项错误;根据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2H+的氧化性与1H+的氧化性相同,D项错误。答案B5.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与18O为同种原子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16O===C===18O与NaO2反应生成的氧气中含18O解析16O与18O为氧元素的同位素,属于两种不同的核素,A项错误;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而16O===C===18O与16O===C===16O为化合物,B项错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为过氧化钠的歧化反应,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源于过氧化钠,D项错误。答案C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H2O比H2S稳定,H—S键比H—O键更难断裂C.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与卤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D.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相互作用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A正确;O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H—O键比H—S键难断裂,B错误;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H,也可能是碱金属元素,H与卤素原子形成共价键,碱金属元素原子与卤素原子形成离子键,C正确;化学键的实质都是电性的相互作用,D正确。答案B7.(2015·苏锡常镇一调)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B.元素X、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元素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D.Y、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溶解Z的氢氧化物解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为Al;原子序数W>Z,且W与X同主族,则短周期元素W、Z、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XZ(Al)W,即X在第2周期;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且原子序数Y>X,则Y只能在第3周期;设X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由4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列式:2a+b+3=16,W在Z右侧,则3
Al>S,A错误;O与Na可形成Na2O、Na2O2,B错误;因为非金属性O>S,故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C错误;NaOH、H2SO4均能与两性氢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