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高一联考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殷商时期就有新年祈福的传统。甲骨文中“福”字,形为“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右图),这反映出A.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宗族基础B.殷商统治集团尚未高度集权C.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专制王权的独尊地位2.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为杜绝“元之大弊”,朱元璋A.创立军机处B.设置枢密院C.废除丞相制D.实行内阁制3.1800年,清廷下诏: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清廷此举A.维护了满洲贵族权威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加强了决策的封闭性D.消除了内廷与外朝的矛盾4.右图为近代某著名战役形势图。它反映了A.日军占领旅顺和大连B.鸭绿江口的黄海海战C.华北战场的太原会战D.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5.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签订于农历A.甲午年B.乙未年C.庚子年D.辛丑年6.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基于上述认识,孙中山A.成立兴中会B.筹建同盟会C.策划武昌起义D.组建临时政府7.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8.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党的新策略”即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以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篇文章发表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中央红军已抵达陕北B.张、杨发动西安事变C.日本发动“华北事变”D.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9.抗战时期,张自忠表示:“如不能与各师取得联络,即向最终之目标(死)迈进。……由现在起或暂别,或永别,不得而知。”据此判断,张自忠的上述“表示”出现在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枣宜会战10.右图为中国近代某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A.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统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D.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1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关于这部宪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确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明确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D.规定人民政协的统战组织性质12.文革期间,实际上是我国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是A.红卫兵运动的兴起B.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成立C.“一月风暴”的发生D.各级人大、政协停止活动13.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海峡两岸的“分离”源于A.国共内战B.日本侵华C.屈辱外交D.列强干涉14.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美国首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下列哪一文件中?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B.《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其出发点主要包括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执行“不结盟”政策④实行对外开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6.公元前5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