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题中国近现代史(8)内容:下册第五、六章新中国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间:2006年2月2日星期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①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②民主革命的胜利③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④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挫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胜利完成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3、下列哪些是建国以后继续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①剿匪和追歼残敌②抗美援朝运动③土地改革运动④镇压反革命⑤“三反”“五反”运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⑤4、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C、兼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5、“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是:A、打击投机商人B、解决财政危机C、争夺市场领导权D、巩固新生政权6、建国初期,曾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对其中“合理”的正确理解是:A、剥夺资本家的资本所有权B、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使私营工商业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D、使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获得较大发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回答7~9题:7、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②消灭了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⑤8、下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民主革命中反帝斗争的继续B、是为避免在中国境内作战而出兵C、是对美国扶蒋反共战争的报复D、是为解放台湾受阻而采取的补救措施9、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直接目的在于:A、打击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企图B、打击反革命首要分子C、取缔旧社会的娼妓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D、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0、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C、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回答11~13题:11、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是相互指导的关系B、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单一的经济基础,是共同涉及的主要问题C、一五计划的内容包含着总路线的基本精神D、一五计划是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阶段12、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13、以下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关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存在着使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危害C、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D、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14、反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的相同点是:A、都是针对少数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而展开的B、都是因为党内的民主生活不够健全C、都是由于党中央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D、都是由于违反了党在八大上制定的方针政策1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要方面。”文中的“这个期间”是指:A、建国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据此回答16~17题:1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中,农民获得土地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