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基础网络建立:建夏朝,继承禹的王位,制代替禅让制。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中国进入.时间:约公元前年至约公元前年。中心:,相传都城在。灭亡:暴虐无道。讨桀灭夏。时间:从约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稳定:迁殷,从此稳定。商朝由此又称。灭亡:纣暴,伐纣,战于,商兵倒戈,纣王自焚。建立:武王灭商后建周朝,都,史称西周。性质:。内容:一切土地属,周王将其分赐诸侯臣下,让其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纳一定。奴隶主强迫集体耕种。作用: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性质:奴隶制国家的行政制度。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和,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并随从作战。周初重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作用:巩固了,扩大了。衰落:公元前841年,“”赶走周厉王。王室衰微,诸侯不朝贡,战争连年。灭亡:公元前771年9犬戎破镐京,杀,灭西周。第二年,迁都洛邑,史称东周。高考试题集锦1.(2001年上海卷)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A周公东征B盘庚迁殷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2.(2007上海历史)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3.(2002年上海卷)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周公东征D共和行政4.(1996年全国卷)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商朝统治重要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内容西周5.(2003年上海卷)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6.(2000年上海卷)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05广东历史)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它最初的都城是A、阳城B、殷C、镐京D、牧野8.(2005江苏历史)“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以下哪个朝代的百姓诅咒统治者的话?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9.(2006年广东历史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摘自《礼记》【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摘自《礼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摘自《周礼》【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摘自《礼记》【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13分)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高考试题集锦1.(2001年广东、河南卷)夏朝农业生产使用的主要工具不包括A蚌制工具B木制工具C石制工具D铜制工具2.(2007广东卷单科)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ABCD3.(2004年江苏卷)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周4.(2005上海历史)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高考试题集锦1.(2000年天津、江西卷)夏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科学成就出现在下列哪一知识领域A天文历法B医药学C生物学D地理学2.(1999年上海卷)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1998年上海卷)《周易》中八卦的总根源是A天和地B水和火C山和泽D雷和风4.(07海南历)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第五节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基础网络①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