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卷班级类型:全体;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小题2分)1、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这则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B.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2、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的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是一种特例。材料中“特殊”“特例”是指《共同纲领》A.起到宪法性作用B.不由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了多党合作D.是一个纲领性文件4、当代学者朱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文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5、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来自于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9.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10.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A.完善人民政协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D.发展村民选举制度12.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