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练(九)(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验、科研、科技等领域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关于金属Na、Al、Fe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苏打、氢氧化铝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Na、Fe形成的氧化物均能与强酸反应,均属于碱性氧化物C.配制Fe2(SO4)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能防止溶液变浑浊D.AlCl3是一种电解质,工业上直接用于电解冶炼金属铝2.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A+B――→C――→―――――→A+B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③若C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先出现浑浊后澄清,则B可能为Al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用到,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是否正确。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Al(OH)3显两性,Be(OH)2也显两性B.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以写成PbO·Pb2O3C.一定条件下的水溶液中,氯能置换出溴,氟也必然能置换出氯D.Al与S直接化合时可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时也可得到Fe2S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C.向BaCl2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产生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D.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FeCl3溶液,沉淀逐渐变为红褐色5.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X和滤液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Al(OH)3酸性最强B.向沉淀X中逐滴加入硝酸,沉淀慢慢溶解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D.溶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6.下表中的实验事实和结论均正确的是()序号实验事实结论A向久置的Na2O2固体中加入稀硫酸,产生Na2O2固体含有NaHCO3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向用绿矾(FeSO4·7H2O)所配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该溶液中FeSO4已全部被氧化C铜质印刷线路板浸入氯化铁溶液中,线路板被腐蚀氧化性:Fe3+>Cu2+D由金属Al、Mg和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Al作负极金属性:Al>Mg7.聚铁Fe2(OH)a(SO4)b可用于水的净化,取一定量聚铁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aSO42.33g;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1.6g,该聚铁样品中a的值是()A.1B.2C.3D.4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氯化钠饱和溶液――→――→NaHCO3(s)②N2――→NO2――→HNO3③海水――→Mg(OH)2――→MgCl2(aq)――→MgCl2(s)④Al2O3――→AlCl3(aq)――→Al(OH)3⑤重晶石(BaSO4)――――――――→BaCO3――→BaCl2(aq)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9.(2014·上海高考)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10.(2015·北京高考)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11.在如图所示元素Fe单质及其化合物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B.钢铁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Fe-3e-===Fe3+C.以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