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汉官六种·汉官旧仪》记载:“其帅意尽心,以补朕缺,使九卿、群大夫,百官慎哉!有郡国茂才不显者言上,残民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方察不称者也。”在当时,以此为主要职责的官员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尚书令【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其帅意尽心,以补朕缺,使九卿、群大夫,百官慎哉!”可以看出这个官职负责监察百官。结合所学知识,秦汉中央官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百官之首,不负责监察;B选项掌握军权;D选项不满足题意。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指出在于找到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能,从材料中的文字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个职务具有监察百官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中的官制职能一一排查,找出符合条件的即可。2.如下图所示,汉武帝这一规定A.使相权得到了进一步削弱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使许多皇室宗亲离心离德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汉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死后,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弟,令王国的土地分裂”,由此可知这一政策是推恩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集权问题,不是君主专制问题;B选项错在“消除”二字;C选项不是主要目的和影响。点睛:在解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楚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区别,把题目中涉及的问题搞清楚,不要将君主专制问题与中央集权问题混淆。本题涉及的是中央集权问题,所以排除A选项君主专制问题的干扰,这样对解题有所帮助。3.北宋名臣范存仁说:“文彦博、吕公著年皆垂老,屡去退闲,陛下特留平章军国事,盖以重德老臣,一心向国,真可委信,此圣虑之深,高人前古。”材料反映出“平章军国事”一职A.名位虽高但无实权B.其设置目的意在削弱相权C.有尊崇老臣之含意D.有利于文臣武将互相制衡【答案】C【解析】从材料出发,平章军国事这一职务是陛下特许的,是因为“重德老臣”,由此可知“平章军国事”一职有尊崇老臣之含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无法从材料中看出这个官职的高低;B选项错在本题没有体现出削弱相权之意,因为这一官职也无实权;D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武将的问题。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有利一面。A选项是不利的一面;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说法错误,君主专制思想在经济上表现为重农抑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选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社会关系紧张,不利于建立宽松良好的环境。点睛:注意本题的题意:对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赞赏。所以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以排除消极方面的评价(A选项),在结合具体知识来分析它的有利一面的体现。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苏格拉底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认识到A.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稳定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滥用D.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只能导致社会无序,说明他对雅典民主是否定态度。A选项说法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对社会稳定是有利的;B选项是雅典民主弊端之一,但是不能反映出它导致社会无序的一面;C选项符合题意,正是直接民主导致了民主权利的滥用,导致社会混乱;D选项属于无关选项,与题意无关。6.罗马某个时期法律修改如下:第一,以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简单区别,代替了从前的等级划分(奴隶制度除外)……第三,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