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近代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高频考点呈现】考点一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考点二太平天国运动考点三辛亥革命考点四新民主主义革命【高频考点剖析】考点一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华[考点回顾]1.侵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发动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3.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4.获得侵略权益:开放口岸通商、割地、赔款、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内地游历、传教、开设工厂、设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等。5.结果: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近代化进程。[考点深化]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19世纪40—6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采用武装侵略的方式打开了中国国门,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侵略权益,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老牌列强和后起列强既勾结又斗争,在继续实行军事侵略和商品输出的同时,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积极扶植代理人,并加紧进行资本输出和文化侵略,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2.近代列强侵华的规律性认识(1)侵华原因:属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原动力。(2)侵华方式: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过程。侵华方式的变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密切相关。例如,鸦片战争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要求;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列强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的特点;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则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分割世界的要求。(3)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从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所决定的。(4)侵华格局: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从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的变化;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考题印证]1.(2019.4·浙江高考·9)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甲午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①邱逢甲②徐骧③刘永福④丁日昌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丘逢甲,1895年任义勇军统领,与日军展开抗战,故①正确;徐骧,清末台湾抗日义军将领,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新竹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故②正确;刘永福,在台湾割让后,继续领导台湾民众抗日,故③正确;丁日昌,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甲午战争前去世,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2.(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解析】题干中“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以及内容,推知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禁烟被英国政府作为鸦片战争的借端,且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得到美、法的支持,所以禁烟不可能得到各国政府公认,故B项错误;鸦片贸易在1858年的英法《通商善后条约》才被强迫合法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治外法权也叫领事裁判权,是1843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中取得的,而题干的时间为鸦片战争前的禁烟期间,故D项错误。考点二近代前期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回顾]1太平天国运动(1)起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②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创立拜上帝教。(2)《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3)《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4)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