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答案C2、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答案D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设立“中朝”分化相权B.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分割相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进一步加强君权答案B4、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答案A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D6、“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上文表明明朝内阁的设立()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B.协调了君相矛盾,是皇权弱化的产物C.随侍皇帝左右,实质上等同于宰相D.仅备皇帝随时顾问,不具有决策权力答案A7、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阁臣刘健等向皇帝进谏了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令再拟,后又上疏,历数政令十失,皇帝仍没有接纳,刘健此时感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于是请求辞职,后李东阳、谢迁也随之请辞,武宗没有办法了,勉强同意了他们的上书,由此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A项符合题意;B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的是皇帝,不是阁臣,表述错误。故选:A。8、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主要有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等,①②③正确。“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则夸大了军机处的作用,军机处无法参与决策、限制君权,④错误。故本题选B。9、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B.推行密折制度C.内阁负责行政事务D.增加行省数量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本题注意理解材料中的“异化”。根据所学知识,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这种制度,主要是给予地方官员以密折奏事的权力,以此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这是运用一种非正常的手段,来达到维护君主权力的目的,是一种加强皇权的“异化”表现,B项符合题意;A项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皇帝,A项错误;内阁是备皇帝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