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业达标]1.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的航海家们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如果前者侧重于地理常识的话,那么后者旨在强调()A.经济区域化B.世界两极化C.经济全球化D.制度多元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500多年后”“世界是平的”可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拉近,交流和合作得到加强,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2.1975年,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洛美协定,对这些国家的产品进口实行优惠。此后,又分别同东南亚联盟、拉美的安第斯条约组织做了类似的安排。这些举措()A.巩固了西欧经济霸主地位B.加快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C.促进了南北经济同步发展D.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答案D解析降低关税,促进贸易自由,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3.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由“进口替代”转向“面向出口”,依靠劳动力优势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转变的国际背景是()A.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移B.发达国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C.发展中国家经济外向程度提高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答案A解析材料指出发展中国家依靠劳动力优势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说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技术与劳动力的紧密结合,技术的提高又依赖于科技革命的推动,故选A项。发达国家60年代已经摆脱了经济危机,排除B项;C项未体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倾向,排除;D项错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表述本身有误。4.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如图漫画表达的主旨是()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劣势地位B.美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C.说明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D.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答案C解析由漫画信息可知,体现的是中美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因此体现的是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故选C项。由材料不能得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地位,A项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5.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到1999年该集团发展为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这一历程主要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C.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D.西欧联合推动多极化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由“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可知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6.从1996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加入WTO的发达国家有4个,发展中国家有31个。截止2005年,WTO成员国数量达到149个,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63%。这表明()A.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B.国际旧政治格局遭到冲击C.新兴独立国家数量猛增D.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推进答案A解析从材料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WTO不断的向前发展,加入的国家越来越多,表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不断的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旧的政治格局遭到冲击,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新兴独立国家数量增加,只能看出加入WTO的国家增多,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D项表述有误,故排除。7.下面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A.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B.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答案D解析“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无法体现其对国际关系的作用,故A项错误;该图无法判断国家的贫富,故B项错误;四个图中突出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没有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联系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在四个统计图中,发达国家参与的贸易占世界的绝大部分比重,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贸易有控制权,故D项正确。8.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其依据不包括()A.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