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答案D2.1978年,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B.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所以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答案D3.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解析“计划”一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于是“计划”表述改为“规划”。答案C4.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方面是()。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农村的基层组织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生产领域的变革,可先排除C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既是实行的目的,也是实行的作用,可排除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又可排除B项。答案A5.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A.粮票→股票B.大人→先生C.法币→人民币D.臣民→公民解析粮票是中国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的产物,股票是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繁荣的产物,故A项正确。答案A6.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发展最快的时期是1989年到1997年,这期间的1992年提出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应该选D项。答案DB组(能力题)7.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D.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表达的是人们对于人性美的追求,而质疑之声反映的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反映女性一定是各条战线上的劳模,思想僵化是因为受到“左倾思想”的束缚,故应该选择B项。答案B8.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农村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生产资料仍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答案C9.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大力推进浦东开发和开放B.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