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一、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A.反对土地私有制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2.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封建剥削制度逐渐削弱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监管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3.右图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下列有关交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最早出现于我国四川地区C.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取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4.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5.18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票号,这些票号主要由山西商人设立,有日升昌、蔚泰厚、合盛元等家。这表明当时()A.山西成为商业最繁盛的地区B.为商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获得发展C.商业资本完全转往金融领域D.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6.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局厂中,设立了总办、会办、提调若干人,并且受总督、巡抚的监督和总理衙门的节制。这表明()A.洋务企业已经完成了近代转型B.洋务企业具有封建衙门性质C.洋务企业已从封闭走向开放D.洋务企业培养了科学技术人才7.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抵制B.英、法航运公司经营不善,技术落后C.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与之争利的结果D.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初步发展对外国企业构成威胁8.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10.民国初年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中国布机总数的59﹪,日本资本控制了中国钢铁业生产能力94﹪。对上述史实认识不正确的是()A.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主要的工业部门B.中国近代民族重工业发展极其薄弱C.中国传统经济形式占绝对优势D.中国近代经济半殖民地化特征突出11.一战期间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两次高潮时期,请问这两次高潮时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指()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大力支持12.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13.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