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这表明英美两国()A.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B.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C.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解析:选A。为了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英美两国推出了不同的计划,是为了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故A项正确;二战结束前,英国实力下降,美国实力急剧膨胀,故B项错误;英美两国的措施都是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是为了阻碍经济秩序的建立,故C项错误;英美两国在自由贸易上的看法有分歧,与两国的经济实力有关,并不是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故D项错误。2.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越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上述规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统一了战后全球货币核心地位关系B.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制度D.确立了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该文件应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根据“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可知上述规定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故B项正确;A、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D项错误;《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故C项错误。3.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该现象的出现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瓦解B.世界金融中心再度发生转移C.美国经济衰退丧失主导权D.欧洲经济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解析:选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诺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材料中美国黄金储备和存量不足以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国际责任,故A项正确;二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后,目前再未发生转移,故B项错误;二战后至今,美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4.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SDR是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解决国际金融市场美元供应不足而进行的一种补充货币,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因此被称为“纸黄金”。从二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到人民币特别提款权的出现,本质上说明()A.世界金融秩序亟待稳定B.国际贸易体系的规范化C.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D.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解析:选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稳定金融的工具,故A项错误;关贸总协定促进了国际贸易体系的规范化,故B项错误;人民币加入提款权,意味着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更多的发言权,大国独断的格局进一步削弱,是经济多极化的表现,故C项正确;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开始多元化,故D项错误。5.《西方文明简史》中用“两个‘协定’改变经济世界”作为章目,评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二战后,经济世界的“改变”主要是指()A.西方国家居于经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C.消除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壁垒D.出现倡导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解析:选B。自新航路开辟至今,西方国家始终居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谈不上“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提及的两个协定,指的分别是布雷顿森林协定和关贸总协定,它们的建立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朝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是一种制度化的经济协调机制,故B项正确;这些协定只是在一定程度了减少了自由贸易壁垒而非消除,故C项错误;这些协定在本质上都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