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基础能力提升训练1.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内可以是含琼脂的KCl饱和溶液C.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D.由Al、Mg与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Mg-2e-+2OH-===Mg(OH)2解析A项,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B项,因为电解质溶液中有Ag+,盐桥内不能有Cl-,因为二者反应会生成AgCl沉淀;C项,Fe、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由于铁遇浓硝酸钝化,则Cu为负极,Fe为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D项,由Al、Mg与氢氧化钠溶液组成的原电池,电池总反应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Al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H2O,D错。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电解精炼镁B.用乙装置验证试管中铁丝发生析氢腐蚀C.用丙装置构成铜锌原电池D.用丁装置利用电解法制铝解析Mg2+和Al3+在溶液中不放电,选项A和D错。丙装置中两种电解液互换才能构成铜锌原电池,C错。答案B3.(2015·福建理综,1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解析A项,该装置是电解池,在电解和光的作用下H2O在光催化剂的表面转化为O2和H+,故该装置是将电能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B项,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该装置工作时,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正确;C项,该电解池的总反应式为:6CO2+8H2O=====2C3H8O+9O2。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O2,有molCO2被还原,其质量为g,错误;D项,a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错误。答案B4.某化学小组设计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到铜电极附近有黄绿色气体产生B.通电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立即变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解析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果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金属铜电极一定是阴极,该电极上的反应为2H++2e-===H2↑,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铜电极上产生的H2为无色气体,A项说法错误;石墨电极是阳极,该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可以观察到黄绿色气体产生,由于阳极反应不产生OH-,而阴极反应产生的OH-迁移至阳极附近需要一段时间,故通电后,石墨电极附近溶液不能立即变红色,B项说法错误;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即Na+移向铜电极,C项说法错误;金属铜电极是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项说法正确。答案D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解析A项,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该装置为原电池,铁棒作正极,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B项,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为电解池,铁棒作阴极,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碳棒电极(阳极)移动,错误;C项,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该装置为原电池铁棒作负极,铜棒作正极,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正确;D项,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该装置为电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