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数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常考点)已知a>b>0,c≠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A.>0B.ac2>bc2C.(a+b)(+)>4D.a2+b2+2>2a+2b2.(月考变式)在中,若,则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3.(本月所学)从甲、乙两个城市分别随机抽取16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额进行统计,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甲,乙,中位数分别为m甲,m乙,则()A.甲<乙,m甲>m乙B.甲<乙,m甲<m乙C.甲>乙,m甲>m乙D.甲>乙,m甲<m乙4.(常考点)不等式的解集是()A.B.C.D.5.(本月所学)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6.(月考变式)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则=()A.5B.C.2D.17.(常考点)在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an}中,若a3=1,a2+a4=,则a1=()A.4B.2C.D.28.(本月所学)读程序回答问题.(第10题图)(第8题图)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9.(月考变式)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A.52B.78C.104D.20810.(本月所学)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A.(-2,2)B.(0,-8)C.(-4,-4)D.(-4,0)11.(常考点)已知△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b2+c2-bc,a=4,则△ABC的外接圆半径为()A.B.C.4D.812.(月考变式)当实数满足,时,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横线上)13.(本月所学)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收入x(万元)8.28.610.011.311.9支出y(万元)6.27.58.08.59.8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y=bx+a,其中b=0.76,a=-b,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入为15万元家庭年支出为________万元.14.(常考点)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分别为10km和20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15°方向上,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西75°方向上,则灯塔A与灯塔B的距离为________km.15.(常考点)a1=1,an+1=,则数列{an}的第6项是________.16.(常考点)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且,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7.(本月所学)(本小题满分10分)某地统计局就该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000,1500)).(1)求居民月收入在[3000,3500)的频率;(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算出样本数据的中位数;(3)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按月收入再从这10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2500,3000)的这段应抽多少人?18.(月考变式)(本题满分12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kx2-2x+6k<0(k≠0).(1)若不等式的解集是{x|x<-3或x>-2},求k的值;(2)若不等式的解集是R,求k的取值范围.19.(常考点)(本小题满分12分)设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其中角为锐角.(1)求的大小;(2)求的取值范围.20.(月考变式)(本小题满分12分)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21.(常考点)(本小题满分12分)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1)求角;(2)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22.(常考点)(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