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规范练十四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第1~2题。钟山晚步王安石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晚步西园范成大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1.“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双调]沉醉东风秋景卢挚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①里。注:①潇湘画:宋代画家宋迪曾画过八幅潇湘山水图,世称《潇湘八景图》。历代题咏者不少。潇湘,湖南境内两条水名。湘水流至零陵县和潇水合流,世称潇湘。1.这首元曲共有三处明显用典:“挂绝壁松枯倒倚”一句化用了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落残霞孤鹜齐飞”句,化用了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名句“”;“载我在潇湘画里”一句中,“潇湘画”指宋代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是著名的一组平远山水画。2.全曲虽仅有45字,其所蕴含的“景”与“意”却是十分丰富的。请结合本曲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漂泊以及之情。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双调】沉醉东风渔父白朴黄芦岸白艹频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①。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注:①忘机友:机,机巧、机心。忘机友即相互不设机心、无所顾忌、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1.这首元曲抒发了哪两种情感?请加以分析。2.“点秋江白鹭沙鸥”意味醇厚,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初冬夜饮杜牧淮阳①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注:①淮阳:指西汉汲黯。汲黯因切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作者作此诗时,被流放为黄州刺史。1.该诗结尾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2.赏析这首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①[唐]刘禹锡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看叶[南宋]罗与之②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③意味长。注:①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元稹字微之,崔群字敦诗,崔玄亮字晦叔,三人相继去世。深分:深厚的情分。白居易写了两首绝句给好友刘禹锡,刘禹锡看到诗后,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②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③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1.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2.故人离世,刘禹锡想到了“芳林新叶催陈叶”;百花凋零,罗与之认为“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你从这些诗句中分别感悟到了哪些人生哲理?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1.这首诗颔联“寒衣针线密”一个“密”巧妙化用了唐代诗人孟郊中的诗句“,”。2.张维屏曾评价蒋士铨的诗“言情而出以蕴藉,故无粗率之辞;用事而巧于剪裁,故无堆垛之迹”。《岁暮到家》这首诗也体现出“巧于剪裁”的特点,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官舍竹①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②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唐、宋公文用语。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