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见证十八年,荏苒而过。岁月如镜。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题记高考前,在家中整理相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张我小时侯的照片。“妈,你快来看!”妈放下手中切菜的刀,揩了揩衣袖,拿过照片端详了半天,竟像个孩子般地笑开了:“飞,你看,那时你妈我……真年轻啊……”我再仔细一看,那时的我,似乎只有一两岁的光景,母亲也只是三十出头,抱着胖乎乎的我,满足地笑着——就像现在的笑容一样,只是——只是母亲竟老了很多啊,我噙住眼中的泪。十八年,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照片中那个胖乎乎的孩子被年轻的母亲送进了托儿所,牵进了小学——后来,母亲不再年轻了,牵也牵不住我了呀,就只能望着我一个人走进中学。在那些近乎幼稚却锋芒毕露的年代里,自己以为伟大到可以跨马扬鞭去拯救世界了,却在一次次坠落马下摔得遍体鳞伤之时,黯然地走回家门。唯一值得欣喜的是,母亲每次都在家中,翘首企盼着儿子的归来,母亲是我伤心时最灵验的止痛药,那糅合着牛奶香气,苹果味的关切,支撑着我一路走来,并勇敢地走下去。直至后来,在每一次母亲谈及幼时或狼狈、或幼稚、或令人捧腹的往事时,我却已然全忘记了:原来母亲对我成长的一切都铭记得清晰似昨日。她看着她儿子从照片上胖乎乎的孩童成长为如今她只能踮起脚尖来仰望的青年,一度咿呀学语的童子如今也能懂得体贴母亲了——十八年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每一幕我成长的往事,都沉浸在母亲的脑海中,每一次打捞,都泛着昨日美好记忆的粼粼波光。十八年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那时的母亲,是多么年轻啊!富有生命力的躯体毅然扛起家里的重担。可后来,她的儿子长高了,她自己却矮下去了——原来母亲的背已经弯了呀。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吗?是被儿子的成长累弯了吗?记得初中不住校时,每晚回家我都会悄悄地窥看着母亲的白发——怎么又多了些?以及那被岁月的风刀霜剑所侵蚀的皱纹。母亲着实是老了啊,十八年,已成长起来的我,也见证了母亲的衰老,也渐渐地懂得,母亲的白发和皱纹,是世上最美的东西。“想什么呢?”母亲还在笑着。皱纹都笑开了呀。“哦,没什么。”我转过脸,拭去眼中的泪,“妈,咱俩再照张相吧!”“咔嚓!”照片中儿子与母亲又笑在一起了,这次换成,儿子抱着母亲了啊。我把照片小心翼翼地珍藏在相册中,但愿它能见证此时的母亲与我。1其实,十八年了啊——母亲一直见证着我的成长,而我,也见证了母亲的衰老。名师点评:这篇文章考生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素材,用照片与相册作为触发思路和行文的线索,线索明确,思路清晰。考生自撰的题记,不仅点明题旨,而且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首先是点了“见证”这个题目,使题记内容与文章内容巧妙联系起来;其次是题记中“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提示文章内容、总领全文。笔者虽然一直反对学生作文形式上的题记,但如果是有文采、能为文章的主题、立意更好地服务和文章本身有紧密联系的题记,写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单纯为有题记而写题记,用晦涩难懂的话语或撷取名人名言作题记,都是考场作文所忌讳的。考生一定不要盲目追求“开头题记”,不要让题记成了自己作文的“蛇足”。考生用照片作线索贯串全文,写出了母亲眼中的我和我记忆中的母亲,选取的虽是生活中的普通素材,但写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照片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沉之爱和儿子的感恩之情,文章笔墨集中,主旨鲜明。“十八年,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十八年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考生从自己和母亲两个方面着墨,不但歌颂了母爱,也表达了儿子的感恩之情,立意新颖而又深刻。结尾再写“把照片珍藏在相册中”使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圆合。升格示例原文:距离常常会仰望天空,我不知道天堂与人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当那一幕幕往事依次从眼前闪过,埋下头,泪珠滑落,我会在那一瞬间突然明白,原来,爱从未远离。(入题较快,但语言稍显啰嗦)童年是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的。我是爷爷孙辈中最小的,也是他最疼爱的一个。记忆中,那时的爷爷高高的,胖胖的,脸上总显露出一种和蔼可亲的笑容。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