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王世积,阐熙新囶人也。父雅,周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世积容貌魁岸,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在周,有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从韦孝宽击之,每战有功,拜上大将军。高祖受禅,进封宜阳郡公。高颎美其才能,甚善之。尝密谓颎曰:“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颎深拒其言。未几,授蕲州总管平陈之役,以舟师自蕲水趣九江,与陈将纪瑱战于蕲口,大破之。既而晋王广已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陈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遁,始璋入据其城世积继至,陈豫章太守徐璒、庐陵太守萧廉等,及鄱阳、临川守将,并诣世积降。以功进位柱国、荆州总管,赐绢五千段,邑三千户。后数岁,桂州人李光仕作乱,世积以行军总管讨平之。上遣都官员外郎辛凯卿驰劳之。及还,进位上柱国。上甚重之。世积见上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宫内,令医者疗之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拜凉州总管,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困穷因徼幸上变,称:“世积尝令道人相其贵不?道人答曰:‘公当为国主。’谓其妻曰:‘夫人当为皇后。’又将之凉州,其所亲谓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世积曰:‘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世积竟坐诛,旻胄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选自《隋书·王世积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困穷B.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困穷C.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困穷D.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困穷解析:选D分析本题可从句式结构的完整性入手。“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中,“皇甫孝谐”作主语,“有罪”作动宾短语,句子结构完整,而其后的“吏捕之”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句式,因此“有罪”后需要断开。由此排除A、B两项。“不纳”后省略了“之”,且其主语为“世积”,而“由是有憾”的主语是“皇甫孝谐”,二者主语不一样故“由是”前面应断开,答案为D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B.郡公,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曹魏始置,到明朝时废止。C.柱国,古代官名,曾为战国时楚国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解析:选D邑三千户,指人口为三千户的封地。选项中说“人口超过三千户”,错误。邑,指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盛行于周。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并对诸侯承担义务。食邑原为世袭。战国时食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废弛。秦汉推行郡县制,承受封爵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食禄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拨充,其数量按民产计算,与周代按田邑大小区分者不同。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亦得世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世积历仕两朝,屡立战功。周时,他跟从韦孝宽平定尉迟迥叛乱有功,被授予上大将军;隋朝灭陈时,他因功升为荆州总管。B.王世积领兵作战,威慑四方。任蕲州总管时,他率水军在蕲口大胜陈将纪瑱,江州司马闻此而逃。C.王世积终日饮酒,以求自保。王世积见许多功臣被皇上治罪,心有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