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VIP免费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61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61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61
成才之路·物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七章1.1.1集合的概念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第七章1.1.1集合的概念学习目标定位1课堂情景切入2知识自主梳理3重点难点突破4考点题型设计5课后强化作业7易错案例剖析6学习目标定位*知道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进行计算**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公式及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感知生活中动能定理的应用,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课堂情景切入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台风、龙卷风可以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流动的水具有动能,可以推动水磨、冲击水轮机发电;飞行的子弹具有动能,可以射穿物体……那么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定量地表示物体动能的大小呢?知识自主梳理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表达式:Ek=__________3.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国际单位__________1kg·m2/s2=1N·m=1J4.标矢性动能是__________,只有大小,并且是状态量。动能运动12mv2焦耳(J)标量1.定理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的变化。2.表达式W=Ek2-Ek1=___________________。动能定理动能12mv22-12mv21其中:(1)Ek1=12mv21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2)Ek2=12mv22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3)W表示物体所受__________做的功,或者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__________。初动能末动能合外力代数和3.适用范围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者是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_____做功。(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运动。变力曲线4.功能关系(1)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________,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2)合力做负功,物体动能________,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增加减少重点难点突破一、对动能的理解1.动能是标量,没有负值2.动能是状态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率有关3.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有不同的动能。4.动能具有瞬时性,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率相对应。特别提醒:物体速度变化(如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不一定变化。而动能变化,则速度一定变化。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物体质量m/kg速度v/(m·s-1)动能E/J牛约600约0.5约75中学生约50约6约900答案:速度中学生的质量是牛的112,速度是牛的12倍,但中学生的动能比牛的动能大得多二、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表达式的理解(1)公式W=Ek2-Ek1中W是合外力做的功,不是某个力做的功,W可能是正功,也可能是负功。(2)Ek2、Ek1分别是末动能和初动能,Ek2可能大于Ek1,也可能小于Ek1。2.W的求法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的是合外力的功,可以应用W=F合·lcosα(仅适用于恒定的合外力)计算,还可以先求各个力的功再求其代数和,W=W1+W2+…+Wn。3.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的意义(1)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4.适用范围动能定理应用广泛,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同时做功、分段做功等各种情况均适用。特别提醒:(1)动能定理说明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和动能变化间的一种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不可理解为功转变成了物体的动能,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即物体动能的变化是通过外力做功的过程来实现的。(2)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怀化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某同学用200N的力将质量为0.44kg的足球踢出,足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草坪滚出60m后静止,则足球在水平草坪上滚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A.4.4JB.22JC.132JD.12000J答案:B解析:根据动能定理,W=12mv2=12×0.44×102J=22J。三、动能定理的应用1.基本步骤(1)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第7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