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弛马射虎的孙权)(足智多谋的周瑜)(能文能武的曹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美读成诵,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2、品读鉴赏,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配乐诵读放声诵读“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词派词派豪放派豪放派婉约派婉约派苏轼苏轼柳永柳永阳刚阳刚阴柔阴柔典型字字音:公瑾()纶()巾华()发酹()江月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古今异义:千古风流人物词类活用:大江东去强虏灰飞烟灭jǐnguānhuālèi“尊”通“樽”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像灰/烟一样上阕:赤壁——写景下阕:怀古(人)——抒情上阙都写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用两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雄浑壮阔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渲染雄浑壮阔的气势比喻夸张对偶奠定了全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空间时间下阕:叱咤风云小乔初嫁了年轻得意年轻得意雄姿英发英俊潇洒英俊潇洒羽扇纶巾_______从容闲雅从容闲雅谈笑间_______指挥若定指挥若定强虏灰飞烟灭_______足智多谋足智多谋苏轼刻画的周瑜______________下阕描写周瑜时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情节?作用:(1)借小乔初嫁的事实,表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2)以美女衬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合作探究人物周瑜苏轼年龄生活外表职位成就人物周瑜苏轼年龄34岁47岁生活幸福美满(小乔出嫁)贫困潦倒(妻子早死)外表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黄州团练副使成就功成名就壮志未酬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潦倒。对比。引出苏轼功名无望,壮志未酬的感慨。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消极还是积极?(可从词内和词外的角度回答,可以联系《赤壁赋》)(1)消极:苏轼遭人陷害,谪居黄州,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人间如梦”两句,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的英雄事迹形成对比,激起苏轼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2)积极;“人间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是千古不变的江月。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他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本词苏轼由游览赤壁,观赏江景,从江水和故垒生发开去,联想到当年决定历史走向的赤壁之战,想像到周瑜的风姿功业,再与自己相比,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又从江水长流中得到自我解脱,抚平伤痕。人生短暂,江月永恒;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壮志难酬,豪情长存!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为什么?那是因为苏轼用他的旷达、广博、深厚,他的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林语堂豪放词1.写壮阔景(描绘壮丽之景)2.写英雄事(刻画豪迈之人)3.表功业志(抒发壮志豪情)